上蒙古人这个账,如果往后草原再爆发灾情,再想袖手旁观,怕是难了。”
许国虽然脸上有喜色,但依旧眉头不展说了句。
“些许粮食,朝廷早有计较。”
申时行已经在翻看奏疏,听到许国这么说,他马上驳了句。
确实,虽然大明借此摸清楚草原的实力,但是也等于承诺在草原受灾后会给予赈济,确实增加了朝廷负担。
不过,算大帐的话,对大明还是有好处的,至少大明会比黄台吉还更清楚蒙古人的家底。
登记户籍可不是指记录人口信息,那可是连同他们的财产都要记录的。
这点,和后世的户口制度是不同的。
当然,这也和这个时代财富种类有限,财税制度有莫大关系。
根据各户的财产情况,其实就可以大致推算出蒙古人的战争潜力,能够支撑多长时间的战争。
这些财富,在战争中都是可以消耗的物资。
“说到这儿,好像我们还应该请张学颜张尚书过来,他掌管户部。”
魏广德开口说道。
申时行微微点头,“应该请子愚过来,后续赈济都需要户部出力。”
“礼部徐尚书,也要请,国子监和那些生员,要把他们派到密云和大同去,也需要礼部行文配合。”
余有丁插话道。
“芦布,速度派人去请礼部和户部徐大人,张大人来内阁值房议事。”
申时行和余有丁的话有道理,之前户部已经把大批通州粮食运往密云,随行的京营也调动出去不少人马。
不过,之前商议让国子监和各地生员参与户籍登记,但因为没有大同那边的消息,所以迟迟没有出发。
让他们北上,确实需要礼部那边发话。
国子监,可是礼部下属的衙门,内阁不可能越过礼部直接给那边下命令。
等徐、张两位尚书到来后,魏广德又把大同的奏报给他们看过才开口道:“顺义王那边已经答应了之前的要求,所以眼下当务之急就是赈济灾民和户籍登记,发放户贴。
适才我们已经讨论过了,国子监,山西和北直隶的生员,尽可能多调配一些人手过去。
京城各衙门里的吏员,如果愿意,也可以申请调过去。
但凡参与此次北疆执行的人,三期考评上佳,生员,若金榜题名,则优先分派两京职位,监生亦是如此。”
魏广德开口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