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他只觉得呼吸有些刻意,体内并无特殊感觉。
但渐渐地,随着心神愈发宁静,他感到口中津液自然滋生,不同于往常,这津液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清甜,正是师父所说的“玉液琼浆”之雏形。
他依言微微提舌,让这津液缓缓咽下,仿佛一股清泉,顺着喉咙缓缓下行。
张之维在一旁指导:“意随气走,勿忘勿助。想象这股暖流,自尾闾悄然生发,如地泉初涌,缓缓沿脊柱上行。过尾闾时,当有微微发热、酸胀之感,如同炭火微烘……”
方乾鹤凝神静气,努力去感知。
果然,在心意专注之下,尾闾处似乎真的泛起一丝极其微弱的温热感,若有若无,如同黑暗中一点星火。他心中一动,试图用意念引导这丝暖意向上。
张之维仿佛看透了他的心思,出言提醒:“莫要强引,炁这个东西,玄乎的很,你越想操控它,它就越不好操控。”
“这就好像识文认字一般,你越是盯着这个字,越是去想它,就会越是觉得它陌生。而若不去想字,想你要记载的事情,描写的景物,那就会自然而然的写出来。”
“所以你要放下操控自己的炁的想法,气之行,如水之流,贵在自然。你只需静静观照,如同看顾一缕轻烟,它自会寻路而上。”
“遇夹脊关时,或有阻滞之感,如同轻舟遇浅滩,不必焦躁,保持呼吸绵长,它自会过去。”
方乾鹤依言放松,不再刻意驱动,只是保持着那种“观照”的状态。
那丝微弱的暖意果然开始极其缓慢地沿着脊柱向上移动,行至夹脊关附近时,确实感到一种无形的滞涩,仿佛穿过一片浓稠的雾气。
他谨记师父教诲,不急不躁,只是维持着深长的呼吸和清明的意念,渐渐地,那股滞涩感慢慢化开,暖流得以继续往上,顺利升入头顶泥丸宫。
刹那间,方乾鹤只觉头脑一阵清明,如同云开见日。
“好!”张之维继续道:“炁已过三关,上达泥丸。此刻,当引炁下行,由督转任。意想天降甘霖,自泥丸宫缓缓而下,过印堂,降膻中,归入下丹田。此乃‘任脉’之道,主滋养、收纳。”
方乾鹤心领神会,引导着那团变得明显些的暖意,从前额正中缓缓下行,经过眉心印堂,降至胸口膻中,最后沉入小腹丹田。
完成这一个循环后,他只觉得周身暖洋洋的,异常舒泰,先前因练习龟鹤姿势导致的酸痛竟也减轻了大半,精神更是前所未有的饱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