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林看着检测报告,“结合之前的调查,死者很可能是西坡煤矿的外包队成员,或者是在煤矿周边从事相关工作的体力劳动者。他的身份应该和煤矿有关,这为后续的身份排查提供了方向。”
“可是外包队的人都已经离开本地了,怎么查找他们的下落呢?”林助理问道。张林思考了片刻:“死者的DNA样本已经录入全国失踪人口数据库,只要他的家人报过失踪,就能匹配上。另外,那个收老粗布的河北口音男人,身高体型和现场足迹吻合,又和外包队有关联,很可能就是关键嫌疑人。”
就在这时,张林的手机响了,是技术科的小杨打来的:“张法医,衣物纤维比对结果出来了,死者上衣破口处的异物纤维,和西坡煤矿外包队板房里发现的深蓝色纤维不是同一种,但和李家庄村民提供的老粗布样本有部分相似。”
“老粗布?”张林眼前一亮,“死者的上衣是灰色粗布,那个陌生男人收的也是老粗布,这之间肯定有联系。或许死者的上衣就是用收来的老粗布做的,而做衣服的人,很可能就是凶手。”林助理立刻补充:“孙诚信说老粗布不耐磨,不愿意做,但不代表别人不会做。那个河北口音的男人,会不会自己会做衣服,或者认识做衣服的人?”
张林将所有线索串联起来:“死者是煤矿相关的体力劳动者,10月16日左右,和某人一起进食后,被对方用小型锐器刺伤肺部,挣扎后死亡。凶手将尸体埋在柳林村的农田里,留下了烟蒂、塑料瓶等线索。凶手可能是河北口音,曾在李家庄收过老粗布,与西坡煤矿的外包队有关联,且持有楔形刃口的小型刀具。”
“但我们还是没有直接指向凶手的证据。”林助理有些沮丧,“死者身份不明,凶手的身份也只是推测,没有确凿的线索。”张林拍了拍她的肩膀:“法医的工作就是还原真相,提供线索。我们已经确定了死亡时间、死亡原因、凶器特征和死者的身份范围,这些都是破案的关键。接下来就是等待DNA比对结果,同时配合侦查队追查那个河北口音男人的下落。”
深夜十点,解剖中心的灯光依然亮着。张林正在撰写详细的尸检报告,每一个数据、每一个发现都记录得清清楚楚。林助理则在整理物证样笨,将需要进一步检测的样本送到实验室。解剖台上的尸体已经被重新包裹好,等待着身份确认的那一天。
“张老师,你说死者会不会就是外包队的人?”林助理突然问道,“外包队二十多个人,总有人会被遗漏吧。”张林停下手中的笔:“有这种可能。明天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