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虽然有些人可能觉得某种食物美味无比,但总会有人持相反意见。这种主观性在定义事物的意义时显得尤为明显。例如,臭豆腐、榴莲或折耳根等食物,其味道对许多人来说难以接受,但对另一些人来说却可能是美味佳肴。
综上所述,意义在很大程度上是主观定义的。在创作故事时,我们必须遵循这一原则,确保故事的逻辑性和合理性。同时,在描述现实时,我们也要认识到,现实世界中的某些现象,尽管令人难以置信,但却是真实存在的。
就好比在众多“麻将”题材的故事中,作者们为了增加剧情的趣味性,常常会构思出一些极端好运的牌局,然而这样的牌局在实际生活中出现的概率其实极低。但事实上,这种虚构的情节在现实中往往更加离谱。例如,在某次日本(或世界级)麻将大赛中,就有人在前几轮摸牌后便国士无双胡牌,这一牌型出现的概率仅为027%,胡牌的概率更是低得惊人。然而,现实就是如此神奇,这样的事情真的在比赛中发生了,震惊了在场所有的人。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其他领域。比如,电视剧《火力少年王》中展示的悠悠球特技和特效,当时很多人都认为不可能有人能做到。但当他们偶然间看到悠悠球比赛的视频时,才发现现实中的悠悠球技巧和演出比电视剧还要离谱。这进一步印证了一个道理:当人们在谈逻辑时,他们所谈的往往是他们主观认为的逻辑。你主观地认为某个桥段不会发生,如果它真的发生了,那它就是不合逻辑的。但这里的“不合逻辑”仅限于你的主观认知,而非现实本身。现实往往能创造出令人难以置信的可能性,而这些可能性自然是符合现实的逻辑的。觉得某件事不合逻辑,这仅仅是因为我们自身的逻辑无法解释它的出现。让我们回到本文的起点,许多事物都分享着某些共性。这些共性揭示出,尽管我们似乎生活在现实之中,但实际上,我们往往活在一个充满主观色彩的世界里。我们将个人的主观判断与现实的客观存在混为一谈,从而产生了“我的判断就是客观事实”的错觉。这种错觉导致我们误以为自己的判断就是唯一正确的,进而产生了“现实不需要逻辑”的误解。然而,事实是,现实依然需要逻辑,只不过它需要的并非我们个人所持有的逻辑,而是更为广泛、客观的逻辑。
纳尔和格尔就是如此。
纳尔当然可以乱七八糟的说一大堆,来说明做这一切的正当性。
他是纳尔,宇宙虚无的一面,他将宇宙重新拉回虚无是理所应当的,是宇宙诞生之日起,他就承担的责任,就好像植物一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