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敢有丝毫耽搁,第一时间做出了最关键的决策——求援!
“立刻选派两名最得力的斥候,骑上最快的马,携带我的亲笔求援信,分不同路线,火速赶往临江城,面呈烈王!将此处军情,一字不落地禀报主公!请求主公速发援兵!”
邓艾的声音急促而坚定,他将写好的绢布密信郑重交给两名精干的斥候,眼中充满了期望与嘱托。
这是阳平关能否守住的最大希望所在。
送走信使后,邓艾立刻转身,面向关内所有将士,下达了全面备战命令。
“全军听令!自即刻起,阳平关进入最高戒备!所有士卒,分为三班,轮流值守城墙,确保十二个时辰,城头视线所及之处,皆有我军的眼睛!
绝不给曹军任何可乘之机!其余人等,抓紧最后时间,加固工事,搬运守城物资!”
命令被迅速执行下去。原本还有些散漫的守军,在邓艾带来的援军带动和严峻的形势逼迫下,也终于打起了精神,开始按照分配,紧张而有序地忙碌起来。
然而,邓艾清楚,仅仅依靠真实的防御和这点兵力,很难吓退或长时间阻挡曹军。
他必须行险一搏,动用疑兵之计!
“来人!立刻去搜集关内所有能找到的稻草、破烂衣物,越多越好!”
邓艾下令。
虽然不解其意,但士兵们还是很快行动起来。很快,大量的稻草和废旧衣物被堆积到校场上。
邓艾亲自指挥士兵和征召来的民夫,将这些稻草捆扎成人的形状,套上破旧的军服,甚至给一些“稻草人”戴上斗笠,手持长长的竹竿。
然后,他命人将这些制作粗糙但远看足以乱真的假人士兵,密密麻麻地布置在关隘城墙的垛口之后,以及关前一些视野开阔的高地上。
从关外远远望去,只见关墙上“守军”林立,旌旗招展,俨然是一副重兵防守的架势。
不仅如此,到了夜间,邓艾更是下令,在真实的巡逻队之外,在那些布置了稻草人的区域,也多点起大量的火把,并安排少量士兵时不时地移动一些稻草人的位置,或者制造一些声响,竭力营造出一种关隘之内兵力充足、戒备森严、日夜不息严防死守的假象。
这一连串的虚张声势,果然起到了效果。
两日后,由曹操麾下大将徐晃亲自率领的五千曹军先锋,如期抵达了阳平关外十里处。
徐晃为人谨慎,并未贸然进攻,而是先派出斥候靠近关隘侦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