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有成这边凭借《赎罪》再次茅盾文学奖,毫无疑问是国内整个文学界都相当惊人的消息。
文学界不少文学评论家们也都有发表看法,表达对这一届茅盾文学奖评选结果的看法,这里面有人认可,自然也就会有不同的意见,像是有评论家认为《白鹿原》不过是《百年孤独》的模仿,也有评论家认为林有成的《赎罪》虽然精彩,但是不足以再次获得茅盾文学奖,不说不同的读者就有不同的哈姆雷特,这对于文学作品的评奖,自然也都会有不同的看法,更不用说,文人相轻这一点。
但不管怎么说,林有成就是拿到了第二个茅盾文学奖,实打实是国内作家里面第一个两次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人。
这件事自然也是非常值得讨论和报道的,出版社那边自然也会借着《赎罪》这部拿到茅盾文学奖,宣传再版,毕竟茅盾文学奖这个奖项自然也会让这部的影响力更上一层楼,这自然也就意味着林有成的版税也会随之更多。
其实真正说起来,文学界现在讨论的不仅仅是茅盾文学奖,而是从1993年开始就引发的“人文精神大讨论”,这一年都一直有在持续发酵。之所以会有人文精神大讨论,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就是因为现在市场经济给人文精神领域带来的冲击和震荡,在知识分子中的反应也就是不断地讨论现在社会是否存在人文精神的失落或危机,市场经济导致人文精神的丧失,还是促进人文精神的生长,文学作品需要提倡什么样的“人文精神。
有的人认为,应用人文精神这种精神文明来抵制物欲横流的倾向,有人则将市场经济中产生出来的东西肯定为新的人文精神,强调理想、信念、精神要与现实生活相协调。
之前也就有一些学者批评王蒴的“痞子文学”和张诒谋的商业电影,认为文学面临道德与精神危机,在这之前其实也有少数学者批评过林有成这边写的电影剧本太过商业,被好莱坞的资本物欲给冲击了,不过很显然现在林有成的文学作品现在再次拿到茅盾文学奖也是实打实地说明了他的作品不单单是商业,同样也有着极高的文学性。
这就像是热播的电视剧《闯关东》,不仅仅收视率高,同样剧的评价也是相当之高。
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即便是那些羡慕嫉妒林有成在漂亮国好莱坞赚天价剧本版权费的文学工作者都不好批判林有成的作品太过商业,毕竟这《赎罪》、《潜伏》、《朗读者》都是极其深刻的文学作品,还有林有成之前发表的《父子》、《狩猎》也都是有着相当深刻人性的短篇文学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