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
这天,余夏又在生物学论坛上逛,无意间看到一个关于细胞培养细节的求助帖。
恰巧他刚读过一篇文献,下面附有详细的“细胞培养手册”链接,便顺手回复了过去。
就在点击“发送”的一刹那,一个念头如电光石火般击中了他!
长期观察积累的碎片信息,在这一刻骤然拼接成型。
他几乎立刻拿起手机,拨通了江静知的电话。
电话接通时,背景音里隐约有小孩的嬉闹声,江静知似乎正在照顾弟弟。
余夏深吸一口气,尽量让语气显得平稳而富有条理:
“江静知,我有一个想法。我想开发一个平台,一个面向本科至科研阶段的生物学与医药学人群的综合移动App。
“它将整合论坛交流、系统化学习路径、以及实验器材采购比价三大核心功能。”
他顿了顿,清晰地道出关键痛点:“这个平台旨在解决我们……嗯,是很多研究者实际面临的困难:找不到及时可靠的专业解答、学习资源零散不成体系、以及器材采购渠道分散、价格不透明。你觉得呢?”
江静知那边安静了片刻,似乎把弟弟交给了张俪,然后才认真地回应:“听起来构想很不错。具体需要我做什么?”
“拉你入伙!”余夏的声音带着难得的热切,“我们可以以此申请学校的‘创新创业能力提升项目’。不仅能借助学校的资源,成功的话还能拿到8个学分。”
“8个学分确实很有吸引力。”江静知沉吟道,“但我之前没太多商业项目的经验……你是怎么想到这个方向的?”
余夏自然不会承认是源于长期“潜伏”观察她的工作习惯,他找了个更冠冕堂皇的理由:
“就是联想到你在虎头山的时候,手机里装满了各种APP,功能单一又切换麻烦。
“如果能在它们之间修一条‘高速公路’,实现信息互通、资源整合,效率肯定会大大提升。我想做的,就是修建这条‘路’。”
“你这个比喻挺形象……工作量挺大的吧?光咱俩修路行吗?”江静知有疑问。
“初期咱俩就够了,后面立项之后肯定要招人。”余夏都想好了。
“付报酬吗?资金从哪里来?”这是关键问题。
“我的证券收益应该能支持前期投资。”余夏一五一十把自己炒股、授权技术收分成的事情说了。
对此江静知并不惊讶,但语气还是透着谨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