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留条活路。金枝这孩子,谁爱要谁要,她跟谁我都没意见。或者队里给她找个地方住,我可以每个月给她点粮食,保证她饿不死。我实在不能再见她了,要是看见她,我怕我忍不住想打死她!”
赵大柱豁出去了,直接跪在了地上,大队长和支书没办法,只好说:“那把金枝叫来,我们听听她的意见。”
“我带我媳妇从卫生院回来,金枝就没在家,大概也是怕我打她。之前她踹了她娘一脚,直接把孩子踹没了,我当时也踢了她一脚,她大概也是害怕。”
大队长听他这么说,就打开了队里的大喇叭,喊道:“赵金枝,赵金枝,听到大喇叭到大队来一趟。”
这句话,大队长重复了三遍,又说:“哪位社员看到赵金枝,就把她带到大队部来,她爹在这儿等她。有事和她说。”
对赵金枝喊完话,大队长又跟赵大柱说:“你先回去吧,别在这儿杵着,找到了金枝,我再喊你过来。”
“好。”赵大柱说,“我就一个要求,我不要赵金枝了。”
大队长:“等她来了再说。”
赵大柱离开大队部,回到自己家,像没事人一样整理家里的自留地,收拾房子和院子,他既然已经打定主意,就不会再去做无谓的思考。
他跟田小红说:“咱们以后不用养金枝了,你就在家里好好养身子,我一个人去挣工分就行了。要是以后生了孩子,你就辛苦点,咱们一起挣工分养孩子,要是生不了,咱俩都轻松点,就不用那么拼命了。”
田小红“哎”了一声,算是答应。
很多成年人努力干活,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子孙后代,为了给儿子盖房子、娶媳妇,如果没有了这个动力支撑,人就会失去一大半的奋斗动力。仅剩的一小半奋斗动力是:给自己攒点棺材本,等人老了,干不动了,还能有饭吃,不至于饿死。
此时的赵大柱和田小红,就有点这种心态。
赵大柱在家里忙活了好大一会,就有社员来喊他,让他到大队部去一趟,赵金枝已经到大队部了。
来人看着赵大柱颓然的样子,心里对他颇为同情。这人呐,活成现在这样,已经卸了一半的劲了。
赵金枝并没有跑远,哪怕她想要离开家,她也不会往野外跑,不会往山里跑,对于她来说,自己的性命是第一位的,就算是谋算什么,也不会拿小命开玩笑。
她一直就躲在离家不远的柴火垛里。
听到大喇叭喊她,她没有着急出现,而是又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