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的衣服什么的就交给她们帮忙做。
参加学习班的人,都是已经从扫盲班毕业的。在这个时代,就算是半个文化人。
但是,要弄清楚刘工讲的东西,依然还是很吃力的。
所幸刘工对他的这些学员们的水平有清晰的认知,上课也是一边实践一边讲。弄来一台电机放在讲桌上,讲到哪儿就演示到哪儿,讲到什么就给大家看什么,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务必让大家都能听懂了、弄明白了。
他还会随机提问,让大家复述他讲的内容。
元初是学习班里为数不多的女学员之一,也是为数不多的正儿八经的高中毕业生之一。
祁敬忠供原主读书,是祁云要求的,说起来,还是“沾了李景堂的光”,因为祁云觉得,作为少爷的孩子,祁元初不能是个文盲,那会给少爷丢脸。
哪怕少爷根本不知道这个孩子的存在,她也一定要读书识字,向她的父亲看齐。祁云坚持,祁敬忠就算不情愿,也还是供了。
因为基础打得好,元初成了学习班里表现最好的学生。她学得最快,理解得最透彻,还会举一反三,问出很多延伸问题。
下了课向刘工请教的时候,他就说:“你在宣传科真是可惜了,你应该到车间来,好好学习、好好实践,你肯定能成为咱们厂的技术骨干。”
这活元初熟啊!她好像不管走到哪儿,都能当个技术骨干。“我才刚开始学没多久,还不清楚自己有几斤几两呢,我再学一段时间,要是我真的有这个天赋,我就申请到车间工作。”
刘工点头,倒是没有劝她,他心里清楚,宣传科的工作比车间要轻松,对于祁元初这样的年轻女同志来讲,那个职位可能是更合适的。如果他硬劝,把人从宣传科劝到车间去了,祁元初同志以后吃了苦头,那就是他的责任了。
不过呢,虽然没劝,但是他给元初带来了好几本书,里面全都是电机相关的知识,“你抽空看看,有不懂的就来问我。我跟你讲,科学技术的魅力是无穷的,人一旦开始钻研,就一定会爱上它,被它的神秘魅力折服。”
元初:“……”
喝过洋墨水的人说话就是会带点浪漫主义的东西。哪怕他喝的是老大哥那边的洋墨水!
她接过书,笑着跟刘工道谢。
打瞌睡有人给送枕头,这是个好人呐!
刘工提醒她:“爱惜点看啊,别给我弄坏了。”
“得嘞。您放心。我肯定完好无损地还给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