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这些大院顽主一通,有学不上整天就知道在街面上瞎混。
有些难听话,武爱国都不屑于说出口。
再看李奎勇说这些的时候,一脸的开心和幸灾乐祸,就知道大院顽主多么不遭人待见了。
“你小子不是在西城读书么,怎么跑东城这边来玩耍了?”
听了一耳朵大院顽主的八卦,武爱国这才把注意力,放在李奎勇身上。
半年时间没见,这小子又长高了不少。
只是看气色,显然伙食并不怎么样。
“帮我爹打前站!”
李奎勇倒也没有隐瞒,苦笑道:“西城那边的活计不好做,东城这边要好一些,特别是德胜门这一片!”
“我实在是没心思上学,就等着混个文凭!”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可能知晓武爱国在东城鼓楼这边有些能量,又或者觉得他是个好人吧。一些不好对家人说的话,全都倒了出来。
任他想破脑袋也没想明白,为何蜂窝煤的价格变化那么大?
去年下半年,他爹还凭借来东城拉蜂窝煤,一月最多的时候甚至赚了一百五十。
数月时间,就通过拉蜂窝煤赚了四百多。
有了这笔钱,家里的经济条件一下子好上不少。
起码,不用顿顿玉米糊糊了,时不时还能吃上杂粮饭,偶尔还能来点荤腥。
结果年一过,情势就大不相同。
拉蜂窝煤的收益,从一天最高五六块,到眼下拼死拼活一天最多一块五。
一个月的收益,差不多就是二十五到三十五之间!
关键,这是重体力劳动,对身体的损害太大了。
原本,李奎勇的爹已经养回来一些,结果到了现在又有些不太好的样子。
李奎勇坐不住了,这才鼓足勇气来东城这边打前站。
怎么说呢,东城鼓楼到德胜门这一片,最近一年的经济活动,确实颇为活跃。
主要原因,自然就是鼓楼修理厂异军突起。
一个发展势头良好的龙头企业,对于周边地域的经济带动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鼓楼修理厂本厂,自行车分厂,蚊香以及花露水制造分厂,还有一个农场。
职工总数已经破千,连带着关联企业都跟着受益。
一个工人,就代表一个家庭!
受到鼓楼修理厂迅猛崛起的影响,起码有两千多职工直接受益,也就是两千多个家庭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