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
村子距离最近的乡镇,要走七八里山路。
这时代的山路,可不是说着玩的。
那是真的难走,而且还有不小危险。
距离县城更远,足有二十多里。
没有合适的交通工具,去一趟县城起码都要一天多时间,黄花菜都凉了。
在家里待了几天,何凡就早早出门去了县城。
回来的路上,他已经和同一个县城的同学,还有学长们约好了在县城会面。
二十多里路程,等何凡抵达县城的时候,时间已经到了中午,正好在约定的国营饭店吃一顿。
结果,因为缺少肉票,只能吃不要票的大肉包子。
就算如此,几个人也吃得相当开心。
“回家这几天,可把我给憋坏了!”
“我也一样,家里连鸡蛋都舍不得吃,我都拿钱出来了,真是无语!”
“哎,还是生产力不够造成的,老家这边连足够的肉蛋供应都做不到!”
“怎么可能做不到,南华那边的红旗农场是怎么做的,难道这边就学不会?”
“不说这个了,没什么意思!”
“确实没意思,老家这里的情况,和南华那边差异太大了,没什么好说的!”
“那咱们,总要做些什么吧?”
“先把家里顾好,以点带面帮助乡亲们发展起来,不枉咱们上过一回大学!”
“就这么决定了!”
“……”
十几位南华那边的大学生,一个个信心充足得很。
就是只上了半年学的何凡,基础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都相当扎实。
手艺肯定比不得工厂老师傅,可他们的眼界高度,又不是工厂的老师傅比得上的。
其中,年龄最大的那位,已经是大四学生了。
拥有充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放在国内的相关工厂技术科,那也是骨干级别的存在。
与此同时,他们还听过或者读过,某些成功者分享的宝贵经验。
其中,就有武爱国当初帮助亲爹武志,创立鼓楼修理厂的详细经过。
还有南华众多红旗农场,以及各种类型工厂建立到正常运营的宝贵经验。
他们这回,模仿的就是鼓楼修理厂的成功经验。
通过县城同学的渠道,直接找到了当地的物资回收站,还有自行车修理铺。
经过一番折腾,等他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