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既成,若有余力,则生周天星斗。”
“天行有常,周天星斗以阴阳双星为轴,定四时八节。地气升降至天象流转,阴阳二气须顺应星轨,方得生生不息。”
赵兴这是在说,灵气疆域的阴阳双星系统稳定,最差也要有金木水火土五颗界星伴随。
若是阴阳之气盛,就会诞生出更多的周天星斗,但不会抢夺五行界星的星轨。
祝海潮眼眸一动。
赵兴以天时派的阴阳五行之道来解释星体的成型与运转。
符合了天时派的阴阳定五行理念。
只要是稳定的宜居灵气星域,必然遵循这一原则,过弱或过盛都不能算是宜居且稳定的灵气星域。
他还在思索,赵兴却又继续讲了。
“六千界星年为一太阳年、六太阳年为一周、三百六十年为一大运,三千六百年为一大周天。”
“以太阳年达四季配五行星运,称‘大天时季星运’,全年的天时按照五步季运,从木星运季开始,至火星运季、土星运季、金星运季、水星运季终。”
“大四季与五行星,绕阴阳相生运行,每一步各运行七十三界星年零五月。”
“循环往复,周天不息,直至阳星脉枯竭,则六炁孤阴不长,纷纷坍塌,此即为星运气数已定!”
“而荒域炁弱,必引发五行星变,水行运季率先终老,五行逐步逆转归于阴阳,同样是篡改原本的炁数。”
听着赵兴的声音,祝海潮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因为赵兴的理论在这时又得到了补充,和一百三十五年前已经有了很大变化。
他的心力不断计算,很快就得出了结论:假设按照赵兴所说,把标准模型下的阴阳五行七星搬移后,确实是水行星先一步坠落向太阳之星。
就算是人为打乱顺序,故意把原本的水星位置偏移,只要不是暴力破坏了阴阳五行星的模型,过一段时间后它又会回到原来的位置。
湮星长廊这个极端环境,同样也适应这套理论。
“人怎么可以进步这么大?”祝海潮心中涌起一个念头,一百三十五年前赵兴放出初论就闭关,还非常简陋。
祝海潮可以轻易驳斥赵兴的荒谬之言,可是现在他却感觉到了压力。
隐约觉得这次法会怕是没预想中的简单了。
比祝海潮更惊讶的,则是在论道台外围一处陨石上的姜天粟。
因为赵兴的法论化用了他的《子午周天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