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澳门了,最多十天,就能返回澄海县。
只要这一航次不出岔子,胡东主就会定更多航次,就算初步被拖下水了。
林浅道:“后面去澳门的航次,记得顺路买回些帆布、缆绳来。”
这些东西都是消耗品,南澳岛没有自产能力,大批量采购容易引人怀疑,最好就是每次去澳门顺手带回来点。
“记住了。”周秀才点头,“舵公,我们什么时候和胡东主摊牌?”
“再等一段时间吧,用银子把他绑的紧一点再说。”
林浅可以选择用暴力现在就逼胡东主就范,但那是下策。
用利益把胡东主绑上船,是更稳妥的办法。
聊完胡东主,林浅又问起岛上扫盲的事情。
周秀才苦笑道:“按舵公的意思,扫盲只教读写和算数。只是岛上先生不多,才招了五个人,学生更少,每日来听课的不足百人,每日坚持来的更少。”
移风易俗,是最难的事情。
岛民们活到现在,靠的是划船、潜水、身手灵活,读书识字对他们没有任何意义,自然无人愿学。
周秀才建议道:“舵公,要不来上学的发一顿饭?”
林浅缓缓摇头,靠一顿免费饭吸引来的人,是绝不可能好好听课的,真发了饭,扫盲效果可能还没现在好。
林浅问道:“学堂开设在哪里,每天几点开课?”
“开在岛南靠近林边的空地上,每天卯时开课,酉时散课。”
林浅一拍手:“这就对了,哪有人会脱产学习的?从明天起,全都改成晚上,上课时间也缩短,就讲两个时辰。”
周秀才张大嘴巴,在他印象中,哪有学堂是这个样子。
“晚上上课,这哪里看得清书?”
林浅笑道:“看不清书就点蜂蜡嘛。不要吝惜这些蜡烛,每个书桌前都点,把学堂搞得亮堂堂的。”
周秀才满脸诧异。
林浅继续道:“学堂的位置也要改,往岛北挪挪,就摆在人少的路当中,这样岛民回家路上,就能看见,感兴趣,就能跟着听一段,瞥一眼,就能认得一个字。哪怕一眼不看,至少也能照个亮。”
林浅所言,与这周秀才印象中的学堂完全不同,但他细想片刻,又觉得很有道理。
毕竟学堂教的也不是四书五经,林浅只要求学员能认字识数,能简单白话读写,能做加减乘除。
或许依舵公所言,路过了看两眼的学习方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