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在此人的盘算下,即便北虏到最后没有介入,但只要南诏得知此事,其肯定会趁势对我朝进犯的,甚至散布消息,说我朝不止跟其打起来,还与北虏打起来,那南诏定然不会错此良机的。”
楚凌笑了。
张恢所想的这些,恰是他此前所预想的。
因为只有这个假设,能使东吁行径成立。
按着东吁权臣周钊所想,跟大虞先打一段时期,待他趁势解决了内部问题,便寻求外部的介入,这样就能跟大虞停战了,到时他的地位在东吁会更加巩固,关键是大虞还拿他没有办法,至于说这期间战死的将士,那根本就不再周钊考虑之内。
这就是个标准的政客!!
“陛下,臣有一点很担心。”
在这等境遇下,孙河上前行礼。
孙河的话,引起不少人关注。
跟先前比起来,孙河改变很大。
“说。”
楚凌打量着孙河,语气平和道。
对于孙河彻底低头之变,楚凌是很欣慰的,这样一个人,虽说犯了些错,但考虑到所处时期的特殊,没必要彻底打倒,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孙河想要的,跟徐黜想要的,那是完全不一样的。
站在孙河的角度,其是想在朝巩固地位,待到正统朝格局稳固了,其能够参与到对外征伐去。
可徐黜呢?
其是想把持朝政,当权臣。
前者,新君要表现不错,那是愿意交还权力的。
但后者,一定是不会的。
甚至大虞境内敢出现状况,发生废帝这种事,也不是什么稀奇之事,而一旦废帝,大虞后续会怎样,楚凌不知道,但他的下场是注定的。
也是这样,徐黜为何要以死来破局。
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行为,也是注定的。
要么成,要么死。
但是这个死,是可以商榷的。
“如果我朝跟东吁打起来,北虏出兵的可能不大,毕竟其先前受到重创,且北虏治下并不安稳,针对北疆只需戒严即可,即便真出战了,依托陛下在北疆所置内外双线体系,足以应对北虏之动。”
在君臣的注视下,孙河讲述着心中所想,“但西川就不一样了,此前与北虏交战下,不止我朝取得了胜利,西川同样也取得胜利。”
“因为此战,西川国内会发生什么,臣知晓的不多,但是臣却了解西川这个敌国,其一定不会错失任何与其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