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的其实很简单,能够在有限的岁月中获取军功赏赐,只是涉及到两国的战事岂会轻易打起来。
平日里更多是摩擦与试探。
而在这种态势下,虞都传来的消息,太皇太后薨逝了,这在别处怎样不知,但在西凉边陲是有震动的。
担忧,彷徨,忐忑……各种情绪在交织下蔓延,对于在中枢的天子,不少是心中没有底气的。
是。
在那之前,新君是展现了手段与城府,使得朝中局势发生不小变化,但是这谁能确保这不是背后有人撑腰才促成的?
谁都说不准啊!
而在太皇太后薨逝的同时,皇太后还被遗诏废黜了,这就更在无形中加剧了这类复杂情绪的蔓延。
没办法,谁叫新君太年轻了。
万一在此等背景下,大虞真要再出什么状况,特别是军务层面的,大虞倒是该何去何从啊?
这种情绪蔓延下,地方,尤其是边陲,其实是发生不少事情的,直到北伐一役的打响,特别是一系列战绩传回中枢,传至地方,这所带来的冲击与震撼是极大的。
也是在这种态势下,继北军之威后,南军,上林军,羽林军之威凭借傲人战绩遍传大虞上下,这使得很多人被传唱,而这其中传唱最广泛的,绝对非羽林莫属,一个是他们太年轻了,一个是他们太抢眼了,而在这广泛传唱的背后,还藏着更深层次的期许,是否有朝一日能像他们一样被天子挖掘,重用,甚至是凭功厚赏呢?
这种念头一旦有了,一切就跟过去悄然发生变化。
大虞皇权的分散,是分为中枢层面,天下层面的。
没有打北伐一战前,楚凌所做的种种,仅是将中枢层面的分散凝聚,捎带小氛围地方层面。
这在没有太大变数下,可以确保体系运转下去。
而打了北伐这一战,这使得一切都改变了,特别是在民间舆情中,涉及到天子的言论,既又说像太祖的,又有说像太宗的,而没有人发现大虞新旧权力过渡,其实到这个时候已彻底渡过了。
大虞真正迎来了正统朝时期。
尽管正统这一年号,用了五年之久,但是在此之前没有深入人心,而随着北伐一役的彻底胜利,使得正统二字真正镌刻进万民心中。
百姓开始相信,这天下终究是大虞的天下,纵使边患未绝、内忧偶现,可只要正统在,人心便有了归处。
这样的事,不止在西凉发生,也在大虞别地发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