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军的补给线,政府军将陷入绝境。
因此,民主阵线决定集中主力、进行围点打援,通过攻克彬乌伦来粉碎政府军的计划。
在第一阶段,民主阵线的主要目标是扫清曼德勒城和彬乌伦的外围据点,再逐步压缩政府军的防御圈。
这些据点是政府军机场和中心区域的防御屏障,攻占后政府军的铁路补给线和鹰酱的空中补给线都暴露在民主阵线的直瞄炮火之下。
在第二阶段,民主阵线开始攻击政府军防守的中心区域,民主阵线的军队利用坑道或交通壕接近政府军的碉堡,通过逐点摧毁的方式推进。
这个阶段战斗最为激烈,政府军凭借坚固工事与空中支援顽强抵抗,但民主阵线的军队通过稳扎稳打的战术,集中所有炮火支援进攻一个据点的步兵,逐步突破政府军的防线。
在第三阶段,民主阵线的军队在消除所有阻碍后,便向政府军所在的曼德勒和彬乌伦发起总攻。
1954年11月1日,民主阵线发起总攻,集中所有炮火,包括兔子提供的105毫米榴弹炮轰击政府军的指挥室与机场。
11月7日下午5时30分,民主阵线攻入政府军在彬乌伦的地下指挥室,彬乌伦的守军指挥官率部投降。
曼德勒守军指挥官在彬乌伦被攻占后,就全面撤退,民主阵线彻底占领曼德勒。
李崇文着重看向报告中的兔子援助的军事物资和顾问团队的资料。
"24门105mm火炮、炮弹3.6万发,一个营的75mm火炮及配属弹药(12门),还有一个营的喀秋莎火箭炮(12门)。"
"还有128门12.7毫米高射机枪、112门37毫米高射炮。枪械3000余支枪支,包括步枪、机枪及500万发子弹。"
"火力真是强大,怪不得缅甸政府军顶不住民主阵线的压力,兔子这是下血本了。"
李崇文知道兔子虽然获得了毛熊的156工程,但是还处于建设阶段,兔子的一五计划才刚刚开始实施。兔子并没有生产105mm口径以上火炮的能力,更不用说喀秋莎火箭炮了。
李崇文接着往下看,发现兔子还向民主阵线援助了1700吨大米,占民主阵线在曼德勒战役中筹集粮食总量的6.8%,这些粮食解决了民主阵线的后勤,使其能够集中精力投入战斗。
兔子还提供了1万桶汽油和200辆汽车,保障了民主阵线的物资运输和装备机动。
在通信器材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