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导致1955年前毕业的中学生、大学生,因教学质量差,而基础知识薄弱,无法适应国家建设的需求。
长安(河内)对1000名中学毕业生进行过调查,发现60%以上的毕业生不能胜任小学以上的教师岗位,40%以上的毕业生不能适应工业企业的生产要求。
很多大学毕业生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955年,琅琊(西贡)对500名大学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30%以上的学生不能独立完成工作任务,20%以上的学生对基层工作存在抵触情绪。
这些年的中学和大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薄弱,道德品质较差、不遵守纪律等现象普遍存在。
李崇文在看到教育部的报告后,就决定对南华共和国的教育行业进行全面整顿。
在南华共和国在得到日本第一批教育资料和一亿美元的赔款后,李崇文便着手开始对南华共和国的教育进行了全面整顿。
第一,对于在过去五年内,过多建设的学校都被取消,大量学校被合并。
第二,明确规定学校必须以教学为主,教师应将主要精力投入教学,确保教学质量。
明确教师考核要求,将教学效果、业务能力作为教师考核的核心。三次以上的考核不通过,将会被学校解雇。
同时,对南华共和国所有教师进行考核排查,考核通过的可以留任,成绩优秀的还可以进行提拔,而考核不通过的则通通解雇。
1954年12月,在李崇文整顿的压力下,教育部颁发了《全国师范教育》的报告,进一步细化师范教育目标。
要求师范院校培养“合格中小学教师”,强调教师需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纠正过去“重数量、轻质量”的师范教育
第三,李崇文为解决教师“量缺质弱”的问题,建立大量的教师进修学校、函授教育等在职培训机制,针对不同层次教师开展针对性培训。
教师进修学校,承担中学在职教师的学历提升和教学技能培训。
函授与夜校,主要是面向小学教师开展在职学历教育,由当地的大学负责为小学教师提供语文、数学等基础学科的系统培训。
学校还会进行短期集训与教研活动,各地教育部门会定期组织教师参加短期业务集训(如暑假教材教法学习班),针对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如基础知识薄弱、教学方法落后)进行研讨。
让教师通过教研活动,如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