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他们能够按时按量完成承诺的目标,不仅仅经费会增加、职务提升、工资待遇提高,还会获得各种荣誉奖章,很多理工农医类教授的日子过得比在民国的时候,要舒服得多了。
文科教授和理工农医教授待遇的天壤之别,自然也引导了大学生的选择,很多文科大学生直接转到理工农医类,甚至于有一些已经毕业的学生,重新申请从理工类一年级重新学起。
在大学发生天翻地覆巨变的同时,各文化单位比如报纸、出版社等,也有很大的变化,南华复兴党以防范毛熊阵营思想为理由,进驻各报纸、出版社,进行管制。
不是没人对李崇文进行劝说,现任国会议长李文桂,这位李崇文的老长官,族里的大长辈就多次劝告李崇文。
“哪有你这样做的,天下的读书人都给你得罪光了!”
“你不想想你在读书人的名声,以后怎么招揽人才?”
李崇文听完之后,只是笑了笑,没有争辩什么,他很知道老长官的意思是什么。
他们这些当兵的可以打天下,但是怎么治理天下,还是要靠他们这些读书人的。
在国会的一些老人眼中,复兴党和国防军的官兵,都是大老粗出身,一字不识或者稍识几个字的人占了绝大多数。
而多识一些字的,也就读过几年中学而已的“秀才”,进过黄埔军校、八桂陆军讲武堂的人更是极少数,大学毕业生只有空军那些人。
这些桂系老人觉得想要治理南华共和国,怎么可能没有读书人呢?
而桂系老人对自己的认知也很充分,让他们打仗可以,但让他们自己治理地方就不行了。
因此,他们认为李崇文和这些民国读书人是天作之合。他们打下南华后,把南华共和国交给他们读书人治理,国民政府的蒋委员长也是这么干的。
姓蒋的都可以把行政院的秘书长一职让出来,那么他们为什么不可以。在八桂的时候,他们就是这么做的,在南华自然也可以这么做了。
只要李崇文握着军权和财权就可以了,治理国家这些事,交给这些读书人就可以了,他们只需要在后面看着就可以了。
现在是工业时代,儒家那一套早就不行了,李崇文从来没有想过,与乡绅士大夫共天下。
尽管经过桂系老人的多次劝说,但李崇文依旧我行我素,李崇文根本瞧不上这些人,尤其是那些只会耍嘴皮子,却没什么本事的。
但是,对那些理工农医类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