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李崇文当年承诺的共和,是绝对不会实现的。”
“反正他们这些读书人的嘴里没好话!”
“谁让李崇文得罪这些人读书人呢!”
李德邻猜得没错,除了在兰芳、东华、望加锡这些南华影响力比较大的华人邦国外,其他华人生活的地方都出现李崇文的流言蜚语。
甚至是中原也出现了李崇文的流言蜚语,李崇文刚出生不久的儿子,会成为南华的下一任总统,这是李崇文独裁的象征。
坤甸一座荷兰建造的公寓内
“傅之,被赶到兰芳也没什么,兰芳缺人缺得厉害,像我们这样的人才管理一县之地绰绰有余了。”
“你看看兰芳接待我们的公寓,比我们在南华的宿舍好太多了。”陈光启见张傅之的意志还有些消沉,便鼓励道。
“就算你想留在南华也不可能了,我们这些人在南华的档案留着抗议游行的记录,不要说那些公职单位了,就是那些私人企业也不敢招募我们。”
“除非我们愿意去那些密集劳动产业的工厂,和南越人、柬埔寨人一样做工人。”陈光启何尝不想留在南华,南华可比兰芳繁华多了,特别是长安已经不输于淞沪的英法租界了。
“傅之,振作起来,你现在的名气,连白剑生都听说了,很快就会上门招揽你!”
小诸葛最初看完张傅之写的文章,觉得他是个人才,就想招揽张傅之。但小诸葛不清楚张傅之的来历,于是就派人联系南华那边,打听清楚这位人才的过往。
很快就发现,张傅之就是南华政府在颁布婚姻法,实行一夫一妻制当天顶风作案,一下子娶了两位姨太太的人才。
怪不得对南华政府有这么大的怨气,这位人才在娶姨太太的当天一夫一妻制就颁布了,在带领学生抗战时,刚好遇上李崇文对读书人的严厉打击。都这样了,居然还能被流放到兰芳,小诸葛不知道,该说张傅之幸运到家还是倒霉透顶。
“陈兄,我是在想,我们这些人读书人真的不被需要吗?”
张傅之来到兰芳后,就不断给报社写文章,还揭发南华政府的黑历史,把南华政府看得比民国政府还要黑暗。
兰芳现在是各路人马都有,张傅之的文学大家名气在华人的文学圈子还是很大的,他写的文章辛辣讽刺,很受报社的欢迎,一篇文章出来,就吸引了兰芳读书人的目光。
张傅之在兴奋自己的理念被接受的同时,也有了一些疑问,如果兰芳发展起来后,真的还需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