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语教学的学校全部改为用马来语教学,并提高夏人学生的入学门槛。
马来半岛的局势越演越烈,连普通中原移民都感觉到情况有些不对劲了。
越来越多的中原移民商店被抢劫,越来越多的中原移民被杀害,过去被屠杀的记忆逐渐浮现,马来半岛的中原移民纷纷开始移民到其他东南亚华人国家。
安港就接收了8万余名马来华人,这个数量还在增多,安港的人口也已经超过了20万人。
这些华商能来安港投资,有一部分人是看在陈元济的父亲陈老先生面子;有一部分人是觉得安港有鹰酱舰队的驻扎,比较安全。
还有的就是被南华政府承诺的政策吸引过来的,安港是自由港,实行贸易自由、企业经营自由、汇兑自由、商品与资金进出自由、人员进出自由等等政策。
目前流入安港的资金中,约60%的资金通过南华的同登—友谊关贸易口岸,寄回家乡用于赡养家属。40%用于投资置业,包括购买房产、开店、建学校等是安港民间资本积累的重要来源。
安港这两所大学就是靠华商的捐赠建立起来的,包含了各种各样的专业,那些被南华政府合并或者取消的专业也恢复了过来。
但是对于这些文学和哲学类的专业和研究机构,安港特区政府并不会进行任何财政拨款,这些专业和研究机构的存在完全依赖社会捐赠,而华商就是这些专业的主要捐赠者。
华商,特别是来自马来半岛的华商对于这些“文化人”特别尊重,每年都会向这些“文化人”提供大笔咨询费和学费,向他们请教一些问题和收自己的孩子为徒。
然而好景不长,李崇文的“焚书坑儒”激起了他们的愤怒,纷纷在报社登报、在学校演讲鼓动学生。
这些人未必不知道南华政府为什么这么做,南华发展得特别快,特别是安港、琅琊、长安、洛阳这几座城市已经有了大都市的模样了。
其他暂且不谈,南华政府解决了老百姓吃饱饭,这个困扰中原当权者几千年的历史问题。
他们完全知道这个分量有多重,但是看得越多,心里越担心,因为李崇文不用他们,搞马上治天下,用了一帮工匠、农民和丘八,就可以把国家治理的很好,那他们这些兼具东西方之长的文人士大夫的价值在哪里?
在这些人眼里,他们才是理所应当的国之柱石,不管是中原、是南华、还是东南亚各个华人国家,都应该把政权交给他们,垂拱而治,把他们奋斗的果实让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