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的人,似乎并非盲人。
他们或许拥有某种超感官,能够直接“观测”到普朗克尺度下的能量弦震动,能够“触摸”到夸克与胶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对他们而言,微观世界并非抽象的东西,而是像我们看手中的茶杯一样清晰、直观的存在。
于是,他们用一种最接近本质的、类似数学的语言,将他们“看”到的世界原原本本地描述了下来。
这就是这些“修真功法”的本质。
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对世界的研究,比现代科学要深入得多。
张启的指尖划过另一枚水晶片,一股更加浩瀚、更加颠覆性的信息涌入他的脑海。
这是一本叫做《玄宇恒光诀》的功法,翻译一下的话就是【关于真空光速不变性的根源性阐述】。
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相对论与量子力学,都建立在光速不变这个观测事实上。
爱因斯坦最先提出了这个公设,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宏伟的相对论大厦。
但无论是他还是后来的物理学家,都无法解释一件事情。
那就是为什么?为什么光速对于真空中的任意参考系来说,都是一个恒定的数值?
人类只是根据观察的现象得出了这个结论,却无法探明这个结论背后的原因,因为人类的认知还不够。
但在这枚水晶片中,张启看到了答案。
水晶片里的信息没有用语言,而是用一种动态的、多维的几何模型进行展示。
它所描述的宇宙,其最底层并非他们所熟知的时空,而是一种更加基础的、类似于信息处理器的“基底”。
整个宇宙的万事万物,空间、时间、物质、能量,都只是这个“基底”上运行的程序所呈现出的表象。
而光速,就是这个宇宙“基底”处理信息、刷新“现实”的最高速度。
就像电脑的CPU有其固定的时钟频率一样,宇宙这台超级计算机,也有一个极限的“刷新率”。
任何因果关系的传递,任何信息的交换,都不能超过这个极限速度。
因此,光速不变,并非光的特殊属性,而是时空本身的根本属性,是宇宙这台计算机硬件性能的上限!
而能够观测,就能进行干涉。
按照这本功法的描述,若是修炼到了最高境界,那便能在一定范围内干涉光速,进而影响时空。
可以创造出一片光速只有每秒一米、甚至更慢的空间,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