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炳坤、薛坤以及张明浩一起盯着试验台上一块片状材料。
那是一小块轻薄材料,只有成年人拇指大小,明显是从制备好的多层锡烯薄膜材料切下来的,和一些标准样品很相似。
“放心吧!”
方慧敏站在三人身后,开口道,“我切的位置都是没有测定到绝缘特性的部分,里面的部分根本不敢动。”
朱炳坤顿时轻呼一口气,特别说了一句,“方教授,我们都相信你。”
方慧敏翻了个大大的白眼。
看刚才朱炳坤的表情就知道,肯定是怀疑自己破坏了材料结构。
多层锡烯薄膜材料,当然不能随意的进行切割。
材料是多层堆迭整齐的锡烯薄膜组成,锡烯薄膜是单原子层结构,材料只需要稍稍进行物理性的触碰,就可能会影响到物理特性。
直接性进行物理切割,就更加严重了。
那会让材料边侧,直接失去本该有的特性。
但材料也必须要切割。
没有测定到绝缘特性的位置,原子层排列肯定不规整。
想让整块材料直接展现出拓扑边缘态特性,使得其能够常温100%导电特性,就必须要在原子层排列整齐的边缘‘下刀’,把排列不整齐的部分全部去除。
这会是一个对于材料的大手术,甚至可以说是一项小的研究了。
“去光所吧!”
谭延明了解情况以后,建议道,“你们的设备精细度不够。”
“去光所,用超高精度的设备,再设计个方案就可以了。”
……
几人带着材料一起去了光学研究所的设备间。
他们仔细研究,设计了一套极为精细的材料分割方案,又根据方案问了设备专家汪海涛。
汪海涛道,“这个方案是没有问题,但是操作上要求非常精细,光靠邓工一个人可能不行。”
邓家山是工业研究所最好的工程师,是高精度设备操作的‘手艺’人。
他一个人解决不了,那只能再找一个。
谭延明干脆和机械学院沟通了一下,找来机械工程研究所的工程师张元启。
张元启同样也是‘手艺’人,非常擅长高精度的操作。
邓家山和张元启一起研究了方案,随后进行了工作分工,就开始对材料进行切割。
这可是一项大工程。
朱炳坤、张明浩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