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信地认为,自己若是再死一次,那些敌人绝不会让他留下如此完整、可供“自然分解”的肉身和魂魄。
定然是施展万般手段,打得形神俱灭,真灵溃散,陷入万劫不复之境,绝无可能如此“温柔”地回归天地。
诸如此类的幻象困扰,往往刚一浮现,就被脑海中更惨烈、更符合现实的“预期结局”所覆盖、冲淡。
虚妄之景,竟未能动摇他心性一丝一毫。
诸多幻象,如水中月、镜中花。
唯独在其中一幕景象前,稍稍动容。
他见到那原本清冷出尘的白素贞,因情劫难断,竟彻底黑化,一口吞下情劫对象,化作一位煞气冲霄的“白蛇魔尊”,纤纤玉手生生撕开九天雷劫,于万丈雷霆中强夺那缕不朽金性!
那场景,那气势,邪性中竟带着几分惊心动魄的……帅气?
“这故事走向,太邪性了。”
许宣摸着下巴,非但不怕,反而觉得颇为有趣。
转头就对着正在一旁为他护法的白素贞,绘声绘色地描述起方才所见,尤其重点描述了对方那身黑化后的造型。
白素贞:“……”
看着眼前这个一脸“我在分享奇闻异事”表情的男人,彻底无语。
清冷的嗓音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无奈:“你……都被我吃了,还有什么可高兴的?”
实际上,按照常理,修士在进阶四境之前,神魂会异常活跃,容易与冥冥中的大道交感,从而“看到”各种光怪陆离的景象,这便是“见道之相”。
道门修士所见,多为自然景象的净化与升华。
例如,有修士曾见真武大帝法相显化,足下三朵青莲次第绽放,神龟腾蛇之影盘旋依附其上,青光幽幽,弥漫开来,暗合道家“天人合一”的至高妙境。
这些景象的色彩、形态对比,往往映照着修行者内心从混沌驳杂到澄澈清明的转变过程。
而佛门弟子,则常以古寺、灵山等庄严圣地作为“见道”的载体。
譬如,有高僧于定中得见灵山胜境,呈现“九龙灌浴”之异象,太子佛显现七色彩虹,白鸽掠水而过却波澜不惊,象征着佛法普度众生、慈悲无量的本质。
又有大佛矗立苍穹,目光兼具慈祥与威严,无论从何种角度观之,皆觉佛目在与己对视,暗示见道者已初步突破时空限制,与佛法真如合一。
此类场景,往往通过空间层次、梵音妙响、异香弥漫等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