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作家。
当然这些年轻作家仅限于省内有些小名气,至于能写出来销量百万册直接国内小有名气的作家呢他倒是没见过。
再说了,二十岁就这么出名了,只要不是中道崩殂!例如徐志摩这种三十五岁就意外离世。
未来成就还是很高的,就和巴金说的,能够望其项背!比如鲁迅的背。
周旭喝了一口茶,竟然不是茶末,好像是龙井茶,他说道:“老先生真是编排我了,我这小作家哪里能够和王蒙老师比较!”
不过王蒙确实是周旭的梦想,也是文人巅峰了,做到了文化部b长去了。
啧!陆文夫在说文学高度的时候!
周旭心里想的是政治高度!
他真的太想要进部了呀!一辈子都想!
“哎?王蒙其实不如你年轻的时候出名!”陆文夫感叹了一声:“谦虚是好事,但是也不需要太过于谦虚!我当年这么年轻的时候,那时候汪曾祺和我呀……”
此时进入陆文夫回忆吐槽阶段。
“嗯!”该说不说,被人夸铁定是心里舒服的,周旭被陆文夫这么夸奖,心里小小高兴了一会儿。
“刚刚我和你说到汪曾祺了吧?”
“对对,你说你想吃他做的鱼,然后他老是说买不到推迟了……”
陆文夫一拍脑袋:“你说我这个年纪,讲话讲到一半竟然自己忘了?”
“哎?可别这么说!您这是岁月给的底气。”
“说起来汪曾祺,你们年轻人还认识他吗?”陆文夫抽了一口烟,突然说道。
汪曾祺其实在七十年代之前,在文学界或者说是年轻一辈当中都不出名的。
但是他在话剧界其实有些成就的,比如《沙家浜》,这里可能会涉及一个不可名状的名字,这个不可名状的人邀请了汪曾祺登上了城楼!
所以说,六七十年代的汪曾祺不是没有名气,而是他在京城名气很大。
但是随着年代的消逝,他紧跟着被年轻人一起遗忘了。
“汪曾祺老师?《京城文学》十月刊上面发表的《受戒》就是他的作品了吧?”周旭说道。
周旭发表的《潜伏》因为爱恨的话题已经引起来了全国文坛的讨论!那时候算是《解放军报》下场给了一个圆满的回复。
现在。
汪曾祺的《受戒》也发表了,同样招致了很大的讨论。
什么写和尚恋爱,写年轻人之类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