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旭回道:“因为我时常看一些老师们的作品来弥补自己的缺陷!”
张光年说道:“故事讲好了就是优秀的军事了!你写得故事都很不错感人至深!”
“……”
和一群大佬聊天聊完,周旭紧跟着夹着尾巴就离开了。
毕竟大佬太大了。
他回了自己的招待所里面。
当然,并不是领完奖就可以的,在领奖之后,全国优秀中篇奖还会举行座谈会!这个座谈会可就不是周旭能够推辞的了。
除去座谈会,还有的就是会让人文社给所有的获奖作品出版单行本,这也算是一个小福利了,毕竟很多作家在获奖前作品都没有出版单行本,这就意味着还能获得一笔不错的稿费。
……
在座谈会进行当中,《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报道。
公布全国优秀短篇的颁奖典礼现场,一直以来都是《人民日报》会做的事情,今日的头版是关于周旭的。
《周旭:论一个战士如何成为作家!》——“
在五月底,也就是我们万众瞩目的全国优秀中篇奖的颁奖典礼上面,看到了如此一位熟人的身影,他就是我们的知名军事作家!
其实还有个他不为人知的身份,对!他还是我们的一级战斗英雄!也是典范。
周旭的《高山下的花环》在民众的欢呼当中获选,也是作为首席的他发表了获奖感言。
周旭坦言,在对越反击战当中,他杀过敌人,写过报道
正是这段热血岁月,让他坚定了创作军事的信念,也正是这段刻骨铭心的记忆,催生了《高山下的花环》这部经典作品。
巴金先生在现场发言,周旭同志是文坛的未来新生力量,也是文坛的一簇希望之火!在此,我瞩目和衷心期盼周旭同志未来能够取得更高的成就……”
“……”
《人民日报》一早发了报道。
此时的武汉军区。
时隔近半年,周旭虽已暂别军区、远赴深造,但他的名字在军营里依旧是“传说级”的存在。
新入团的青年刚踏入营区,就会被老兵们反复提起这段不可思议的经历——仅用两年时间,他便从基层一路破格提拔至副营长,这样的晋升速度在军区历史上都极为罕见。
他不仅凭过硬能力赢得各级领导的格外器重,更用实打实的战绩和担当,让自己的事迹成了军营里口口相传的佳话,成了所有军人心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