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环境承载力也有明确上限,森林被砍光后水土保持能力下降,河流因过度取水时常断流,本就脆弱的生态根本经不起更多人口的消耗。
现在三省的人地关系已经紧绷到“一亩地养两人”的程度,若是人口再翻一番,要么只能去开垦更贫瘠的土地,导致环境进一步恶化,要么就会出现大量无地可种的流民——到时候不用等灾荒,仅靠人多地少的矛盾,就足以让北方三省陷入混乱,这样的冲击,是当前的民生与治理体系根本承受不住的。
朱元璋手指无意识地攥紧,语气凝重:“炽儿你是说……现在不提前谋划,等人口涨起来,北方三省迟早还会出大乱子?”
“正是!”朱高炽重重点头,“孙儿说的这些,不是凭空猜测,而是顺着眼下的形势推导出来的必然结果。美洲粮种是好东西,能让百姓吃饱,却也会带来新的问题。咱们不能只看眼前的安稳,更要为十年、二十年之后的大明着想。”
朱标也缓过神来,语气里带着几分认同:“你说的对,咱们之前只想着粮种能解燃眉之急,却没考虑到人口增长的后续影响。北方三省的环境已经到了极限,再增加人口,确实会出大问题。”
“所以孙儿才恳请皇爷爷同意移民辽东!”朱高炽语气恳切,“辽东有广袤的土地——从辽阳到开原,再到铁岭以西的平原,连片的黑土肥沃得能攥出油,现在开垦的不过是冰山一角,就算容纳数十万甚至上百万人口,也能保证每户分到足够耕种的良田;而且辽东环境优良,森林茂密能涵养水源,河流纵横可灌溉农田,既没有北方三省的水土流失,也没有黄河泛滥的隐患,完全能承载更多人口定居。”
“现在趁着美洲粮种刚推广,各地百姓刚尝到吃饱饭的甜头,人口还没进入大规模暴涨期,正是迁徙的最佳时机。此时把北方三省的无地农户、流民迁到辽东,一来能立刻缓解当下三省‘人多地少’的矛盾——少一户争夺土地的人家,就少一分邻里械斗、地方动荡的风险;二来能为将来人口增长提前预留空间,等十年、二十年后内地人口翻番,辽东早已发展成熟,能继续承接更多需要土地的百姓,避免内地出现‘无地可种、无饭可吃’的困境。
“这不是临时的权宜之计,也不是为了应付眼前辽东缺人的难题,而是为大明长治久安打下根基的长远谋划!您想想,若是任由北方三省人口不断增加,将来土地不够、环境崩溃,流民必然会再次作乱,前朝的祸乱说不定就会重演;可要是提前把人口分流到辽东这种环境能承载的地方,让百姓有田种、有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