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用处极大!咱们将西部橡胶林划分为十个种植区,招大明商贾前来,不仅要采集天然橡胶,还要学习种植橡胶树,扩大种植规模,形成产业链。”
商议妥当后,朱高炽立刻命人拟定招商告示,详细列明各种植区的资源情况、租赁政策与扶持措施,派人快马送往大明各地。
告示中写道:“暹罗之地,物产丰饶,湄南平原宜种稻,南部山林宜产香,西部沃土宜植胶。凡我大明商贾,愿往暹罗开设种植园者,可享三年租金减免,水师护航运输,朝廷提供技术与政策支持,共利共赢,同兴南洋。”
告示传回大明后,立刻引起了轰动。
江南的粮商们闻风而动,成了开拓暹罗的急先锋。
苏州、松江、杭州等地的粮商们迅速集结,短短十日便组织起数十支船队,船舱里塞满了优质稻种、新式犁耙与灌溉工具,还随船带来了数千名经验丰富的佃农。
船队沿海上商路南下,抵达暹罗大明港时,码头上早已挤满了等待租地的商贾。
苏州粮商张大户更是出手阔绰,凭借多年积累的财力,一次性从暹罗布政司租下湄南河冲积平原核心区的两千亩沃土。
他将土地划分成二十个耕作片区,一边雇佣熟悉本地水土的暹罗百姓负责田间管理,一边安排大明佃农传授耕作技巧,还专门从应天府请来三名农官,在田间开设“新农课堂”,推广水稻插秧新技术与沤肥之法。
农官们手把手教农户分苗、插秧,指导他们开挖灌溉水渠,利用湄南河的水源实现自流灌溉。
短短三个月,原本荒芜的土地便布满了整齐的田垄,绿油油的禾苗在微风中舒展叶片,随风摇曳间,仿佛已能预见秋收时的金黄稻浪。
山西的票号东家们也嗅到了商机,将晋商“汇通天下”的眼界延伸到了南洋。
太原乔家、平遥李家、祁县渠家等知名票号,纷纷派出得力掌柜赶赴暹罗,不仅亲自下场投资开设香料种植园,更将票号业务拓展至这片新土。
太原乔家票号率先在阿瑜陀耶城最繁华的商贸街设立分号,青砖灰瓦的院落与本地吊脚楼相映成趣,分号内专门开辟“种植园资金专柜”,为前来开设种植园的商贾提供低息贷款、资金汇兑与财产保管服务。
同时,乔家还联合其他票号,斥巨资在暹罗南部香料产区修建了三座大型香料加工工坊,工坊内搭建起数十排晾晒架,购置了石磨、蒸馏器等加工设备。
每当香料采收季,暹罗农户将新鲜的暹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