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贾诩在董卓麾下,很低调啊,否则以董卓之志,不可能不重用贾诩。
嗯.,以贾诩的个性,倒也不足为奇。
即便被段煨举荐了,估计也不会主动表现出才能。
在董卓眼里,怕是将贾诩视为虚名之士,又因是段煨举荐而不好驱逐,只能留任为帐前吏。
好机会啊!】
刘备的猜测,虽然不完全对,但也八九不离十了,若贾诩跟李儒一般爱表现,早就被董卓委以重任了。
想到这里,刘备又佯装喜道:“既被名士阎忠称贾诩有张良、陈平之才,定可助我。只是这等大才,董并州肯割爱否?”
董卓大笑:“刘雍州何出此言啊?你给某送了大礼,某又岂能吝啬?就这么定了。”
刘备暗喜。
只要锄头挥得好,没有墙角挖不倒,此言诚不欺我。
为免董卓反悔,刘备又故意投桃报李,道:“董并州豪气,我受之有愧。董并州欲成大事,亦需有大才相助。洛阳有一人,姓曹名操字孟德,是先帝挑选的西园军典军校尉,名士许劭曾在月旦评上评价其为治世之能臣。董并州去了洛阳后,若能募之为心腹,定能事半功倍。”
董卓惊道:“可是昔日任洛阳北部尉时,立五色棒,打死蹇硕叔父之人?”
“董并州也听过曹校尉之名?”刘备故作惊讶。
董卓抚髯点头:“此人的确有大才,刘雍州有心了。”
将曹操举荐给董卓,刘备亦是有私心的。
“治世之能臣”这类评价,虽然能增加名望,但也会增加掌权者的忌惮。
就如刘备在洛阳自诩“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虽然因此得了刘宏的任用,但也因此遭到刘宏忌惮。
对掌权者而言,刘备、曹操这类人,若能用自然好,若不能用必杀之。
与其说是将曹操举荐给董卓,不如说是借刀杀人。
若董卓恼怒之下将曹操砍了,自然最好;若曹操侥幸逃得性命,刘备也不亏。
随后。
董卓唤来贾诩,让贾诩暂时跟着刘备去雍州。
贾诩佯装不愿,但董卓已经许诺了刘备自然不愿当场毁诺,呵斥道:“此乃某与刘雍州所定,你敢抗命?”
在董卓的呵斥下,贾诩这才弱弱的应诺。
“让刘雍州见笑了。”董卓打着哈哈。
刘备亦是笑脸回应:“有劳董并州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