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术不由眉头紧蹙。
张勋一争孙坚就退的态度让袁术又添不爽。
你不争,是小觑我还是另有图谋?
你不争,我当如何赏你罚你用你?
虎有伤人意,伴君如伴虎。
尤其是发现麾下众豪杰不论是作战还是谋划都不如孙坚时,袁术的喜怒就更无常了。
袁术厌烦黄猗与张勋相争,是因为袁术知道二人本事不济,争来争去都只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袁术不爽孙坚不与张勋争,是因为袁术知道孙坚有真本事,若不争就无法赏功罚罪让孙坚敬畏。
一旁的杨弘仔细观察了袁术的表情,猛然呵斥张勋:“张将军请慎言。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岂能轻言军令状?”
随后又转向孙坚,语气凝重:“孙太守,你懂兵法谋略又知关中地形,必然明白若以正兵之势攻打峣关,先锋不能被挫锐气。岂能逞一时之气而坏主公大事?”
最后又转向袁术,拱手请道:“主公,我认为此战当以孙太守为先锋攻打峣关,峣关能破自然最好;若不能破,亦需孙太守牵制峣关守军以便大军绕道;若不能牵制峣关守军,大军就是腹背受敌之势。”
张勋心头愤懑,正欲再开口辩驳时,袁术凌厉的眼神也瞪向了张勋,虽未直接开口呵斥,但也让张勋头皮发麻不敢再言。
“孙太守既献正兵之策,攻打峣关便非你莫属。”袁术也不管孙坚是否愿意,直接下达了军令:“若孙太守不能胜,便请牵制峣关守军,我会亲引大军绕道。”
见张勋不再相争,孙坚也暂时按下了心头之气,领命而去:“谨遵袁公之命。”
随后。
袁术又安排众人在武关整顿,并派人将孙坚留在新野整顿的兵马也调入武关。
既然要以正兵之势,兵力自然是越多越好。
随着袁术大军在武关集结,原本有意入关中避祸的南阳士民也纷纷生出了担忧。
原先决定去关中,最大的原因就是认为关中无战祸,故而宁可损失在南阳置办的家业也要去关中避祸。
而今关中又生大祸,这让南阳士民多有迷茫者。
消息传到宜城。
刘表立即聚召蒯良、蒯越、蔡瑁商议大略。
“我在洛阳时,就与刘皇叔及扬州刺史刘岱、徐州刺史盖勋和兖州刺史曹操四人歃血为盟,彼此结盟攻守。”
“而今荆州刺史王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