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之心,天下皆知。
臣以为,复套须有三事,圣意不改,钱粮足备,使将得人。嘉靖时,朝中曾蛊惑‘感言收复河套者斩’,此事终为我大明失套之憾。陛下即言复套,臣愿为前趋。”
朱慈炅面露微笑,化身后世“坏人(HR)”。
“好,朕知道了。集生,你领三位卿家先去外间等候。”
王家桢三人可是从来没有经历过这一幕,起身行礼告退,后退时都有些慌张。
他们眼神一下看向闭目养神的孙承宗,一下看向一脸懵懂的小潞王,又偷看始终维持可爱笑容的小皇帝。互相碰撞不说,还撞到桌椅,退得那叫一个稀里哗啦。
三人刚出门,孙承宗就睁开眼睛。
“陛下,三边已经有杨鹤,为何要召此三人?”
朱慈炅也放下了假笑面具,靠在御座椅背上。
“杨鹤离了你,也就失了仙气,仿若彷徨孤雁。”
孙承宗无语,杨鹤不过是给内阁发来几封请示信,表达意思不过是遵守中枢大政,但在朱慈炅眼里就是失了决断能力。
孙承宗其实也对杨鹤这些动作有些生气,你是三边巡抚,真要急要之事,一来一回耽误多少时间,你还来得及吗。
他能理解,杨鹤主要是对都察院这个机构的消失有些彷徨,因为巡抚们都突然没有归属了,所有人心里都在打鼓,是请示也是试探。
终究还是小皇帝搞出来督政院的锅,亲王们无人去管各地巡抚,而且督政院也没有他们的编制了。再加上内阁也南北分离,是个人都会彷徨。
“陛下,老臣以为,这件事,还是要调整督政院才是。”
朱慈炅一时没有听出孙承宗的言外之意,在说陕西呢,你扯到督政院干什么?看朕小叔祖参政心里不爽?
“孙先生觉得这三人谁适合主政陕西?”
孙承宗见朱慈炅不理他,他也不客气。
“都不合适!”
朱慈炅有些生气,但他偏偏不问孙承宗要推荐谁,他转头看向朱常淓。
“潞王觉得呢?”
正在吃荔枝的朱常淓差点连核一起吞下去,慌忙捂嘴吐在手心。
“皇上,臣觉得都好。”
朱慈炅气得小胖脸都嘟起来了,本来对朱常淓好感大增,这一下全没了。
“刘若愚。”
刘若愚连忙躬身,
“皇爷,奴婢觉得,若是要取套,那个朱大典比较合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