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压力也小点。”
朱之臣拱了拱手。
“蒙古人我就不知道了,按照元人记录,他们的确能进藏。不过,我个人觉得,高原上的蒙古人影响应该不大,但低地平原的蒙古人估计还是有影响。”
久未发话的徐光启忍不住也接了一句。
“没想到乌斯藏如此麻烦!”
其实在座所有人都觉得乌斯藏麻烦,但是却又有人想讨好朱慈炅。乌斯藏本来就是大明领土,只要能克服高原气候,调兵遣将其实问题不大。
最关键的是当地土司不管信啥教,属于哪方势力,其实都奉大明为主,只要大明军队进藏,绝大多数地方甚至可以做到不发一矢的,甚至还可以获得一些钱粮兵马。
这简直就是送到手的泼天大功,出生在四川的朱之臣和与林丹汗有过接触的贺逢圣,其实都看穿了进藏的实质,两个人都有点跃跃欲试,毕竟有温体仁珠玉在前。
内阁的阁老们对此也心知肚明,但是无论朱之臣还是贺逢圣都属于边缘人物,他们身后没有大佬的。贺逢圣还勉强算东林外围,但朱之臣他的出身就注定了他是朱慈炅最喜欢的孤臣。
最憋屈的人无疑于钱象坤,乌斯藏的事本是他全权负责的,但进藏,他又不敢。他几度想张嘴,又几度闭嘴,连刘一燝询问的眼神都不敢回应。
如果他也表露想法,刘一燝肯定会顺水推舟,甚至极可能就是他了。毕竟这个议题是新出现的,没有人有准备,也没有人预料到这事甚至有入阁前景。这害得钱象坤心里住了只蚂蚁。
此时,朱慈炅的侍卫大珰,御马监掌印谭进从御道出现,走到朱慈炅身边。
“皇爷,御宴已经准备好了,房姑娘那边又有太后送来的午膳。皇爷要到哪用膳?”
朱慈炅可是一点都不饿,毕竟他早餐和午膳中间还吃过一次,他都没感觉到已经过午时了。他也很喜欢由他营造的会议氛围,不是严肃的上朝奏事,而是轻松开明的政治讨论。
每次会议,朱慈炅都觉得很有收获,都能让他感觉到自己在治理着这个庞大的国家,而不只是坐在御座上的吉祥物。
在相对轻松的氛围下,他也能更多的认识了解他的臣子,甚至得出一些特别的理政经验。
比如孙承宗突然提到的西北问题,接触到这些消息的人实际上是当初在北京接待林丹汗的贺逢圣,但贺逢圣把这些事只当成了一种见识,而同样的消息在孙承宗眼里就成了危机。
这不是贺逢圣的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