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珙自从升任京湖置制使以来,一直在密切观察着赵朔的动向,在河南之地安排了不少细作。
又因为这些新投降的将领大肆宣扬他们毅然反正的经过,表达对赵朔的忠心,所以孟珙对这番经过非常清楚,赶紧飞报朝廷。
“这不是真的!这绝对不是真的!”
如果说之前魏了翁氏是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的话,那现在就是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他连连摇头道:“普通军士贪生怕死也就罢了,但那些军中大将,怎能这么容易就降了赵朔?要知道,朝廷早就知道河南难守,军中统制官以上的将领的家眷,都在临安!”
史嵩之面色沉凝,接过那文书看了几眼,又将文书递给了郑清之等人观看。
他想了一会儿,苦笑道:“原来我也觉得,统制官以上的将佐都在临安,怎么也能守一阵子的。不过,仔细想来,魏相公之前已经把原因说的很明白了啊!”
“我……我说什么了?”
“魏相公说,我大宋与士大夫共天下,赵朔与武夫共天下。武夫为了荣华富贵,投了赵朔,岂不是理所应当?”
“再为了荣华富贵,也不会连妻子都不顾吧?”
“魏相公还说,那些武夫还毫无廉耻,心怀叵测。这不就是应上了吗?”
史嵩之不仅是看不上魏了翁,而且自从真德秀和魏了翁上位以来,简直成了赵昀的嘴替,对他多番掣肘,语气难免尖酸刻薄起来。
郑清之却是首相风度,将那文书交给了赵昀,微微摇头,道:“史相不必难为魏相了。其实,仔细想来,如果赵朔一定能灭我大宋,那些大将为我大宋战死,他们的家人就能有好下场了吗?而且,即便他们的家眷在临安,吾等又真能将他们的家眷,斩尽杀绝吗?”
史嵩之摇头道:“恐怕不能。”
为什么不能?不用解释。
大宋自然是有忠臣的,只要赵昀下旨,自然会有宰相署名,军队执行,将那些投降将领的全家斩尽杀绝。
问题是,赵昀敢下旨吗?
赵朔的《灭金令》里面,把什么都说了,唯独没说,对大宋皇室,特别是对大宋的皇帝赵昀如何处置。
以赵昀的胆子,敢杀了这些投降官员的全家,摆出宁死不投降,和赵朔死磕到底的态度来?
当然了,这番道理虽然大家都清楚,却不必拿到台面上来讲了。
赵昀面色微红,有些尴尬地说道:“其实,仔细想来,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