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此地距离扶桑九州岛,也不到八百里。
朝廷以高出正常海运价格两成的价格支付运费。
完成重大海运任务之人,还会赐予名誉官衔,立下殊功者以军功计算,就是封爵都不是不可能。
诏书下达,四海鼎沸!
泉州城,张氏祠堂。
“王上已经下达《灭倭诏》,别的我们管不着,但是海运却是我们张家的专长,你们怎么看?”
泉州张氏的族长张德,须发皆白,却精神矍铄,目光灼灼地向祠堂内族内的二十多名张家主要人物看来。
作为泉州最大的海商,张家这时候是必须出力的,只有出力多少的分别罢了。
“我认为,王上既有此旨,我张家就应该拿出两成运力来,为朝廷运粮。如此,既满足了朝廷的需求,又不会影响我张家的生意。毕竟,去海外寻找新的陆地,我们已经派出了不少人手。”
“两成绝对不够!应该三成!这种生意虽然赚头不大,但是却拉近和朝廷关系的好机会!就算损失些许海贸利润,也不算什么。”
“四成!别忘了,宋国是如何压榨我们的?没有王上,我们的生意能做得这么大?为报王上恩德,我认为我出四成运力非常合理!”
“就四成吧!出这么多运力,说不定能让朝廷欢喜,给我们赐下官爵呢,也算光宗耀祖!”
……
人们纷纷发言,大部分觉得,张家出现有的四成运力,非常合理。
虽然赵朔给的价格比正常运费还高上两成,但是张家做的主要是远洋海贸。这种相对短途的海运,相比起来,就利润不大了。舍去大赚头的生意,去运输军粮,一来一去相当于损失不少。
不过,待人们的声音渐低,张德却是微微摇头。
他说道:“四成,还是太少。老夫以为,我张家出七成运力为妥。”
“为什么?”有人出声问道。
别提钱财的损失了,做生意是要讲信誉的,出七成运力,张家就只能保持和主要几个大客户的生意了,不知会损失多少商誉。
要不是张德素来德高望重,人们这时候恐怕就会纷纷质疑了。
张德却面色肃然,道:“为什么?有三个理由。”
“其一,这不仅仅是上报王上恩德的问题,也不仅仅是拉近和朝廷关系的问题,而是证明我们自己的问题!”
“自古士农工商,商人居于四民之末。王上仁德,对我们商人并无任何歧视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