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作为完结篇,观众在票房方面非常给面子,不光国内票房破了10亿人民币,全世界票房也达到了10亿美金。
然后……片方隔了几年就又搞出来一个《侏罗纪世界:重生》。
三部曲完结之后来了第四部。
没办法,能挣钱的大IP太香了,肯定要榨干最后一分钱。
这一世因为现实的影响,全世界掀起了“科幻热”,估计这个IP能挣的钱会更多一些。
不过很快,世界的注意力就不在电影上了,而是转向了老中的滨海航天城。
因为航天城的新垂直组装大楼大门打开,巨大的转移平台托着同样巨大的重型长征十号火箭走了出来。
(重型长征十号火箭虚构图)
【哇靠,真大啊!】
【以前光看缩比模型了,真家伙确实巨大无比!】
【那肯定的啊,它约等于四枚去掉助推器的长征五号火箭组合在了一块,能不大吗?】
【鬼鬼,那真是够大的,三枚一级火箭并排都超过15米宽了!】
【重型长十跟SLS的高度差不多都是90多米,宽度差不多也都是15米,只不过重型长十是5米+5米+5米,SLS则是3.7米+8.4米+3.7米。】
【哇,那还真是中门对狙啊,我喜欢!】
【我感觉重型长征十号火箭的首飞应该没问题,毕竟它不像SLS火箭那样是全新的,它是从长征十号基础型发展出来的,而长十飞的又稳又好,重型长十应该也没问题。】
【哈哈,SLS也不是全新火箭,它大量的技术都来自之前的航天飞机。】
【感觉现在的老美变菜了。】
【反正我感觉这次重型长十的首飞重点不是火箭本身,而是它上边装的梦舟飞船。】
【确实,我也觉得有多次成功发射和回收的长十做基础,重型长十首飞不是问题,而梦舟飞船却是首次飞月球轨道……】
这个倒确实。
梦舟飞船最初设计的时候就是面向国家载人航天未来发展需求的新一代载人天地往返运输飞行器。
它采用不同于神舟飞船三舱结构的两舱结构,只有返回舱与服务舱。
它全长约9米,最大发射重量26吨,在充分继承国家载人航天工程已有技术的基础上,在结构、推进、回收、能源、热控、电子、人机交互和可重复使用等方面采用了一系列先进技术,使飞船具备高可靠、高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