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精良、坦克最多的集团军(第一装甲集团军)在丹冬——新义洲一线展开。
白天坦克纵队扬起尘土,晚上车队灯火通明,营造大军云集的态势。
同时通过电台(可被破译)高调讨论“跨江决战计划”。
让我军特工在半岛散布“奉北军将沿半岛西海岸南下”的假情报。
同时,在鸭绿江上大张旗鼓地修建多座重型浮桥,并建造大量的假坦克、假火炮模型,布置在敌方侦察机可见的区域。
在西线持续发动团、师级的试探性进攻,迫使鬼子前哨部队后撤,与鬼子主力交火,让鬼子指挥官“亲眼”确认我军的攻击重点。
空军力量集中轰炸西线的交通枢纽和防御工事。
使鬼子总司令官山下奉 闻确信判断,将其最精锐的师团(包括战车师团、重炮旅团)全部调往平嚷以北,构筑一道坚不可摧的“平嚷防线”。
而苏长青的目标则是将主力装甲部队从被视为天堑的东部山地(长白山脉)实施突破。
进行纵深穿插,割裂半岛。
苏长青选择的主攻方向为中部狼林山脉。
狼林山脉地形复杂,武田毅雄在穿越此处时,便认为此处最多只能通行轻步兵。
但如果工程兵能够对此处进行开辟,或许能够创造奇迹。
苏长青制定这个计划前,对这一条路线进行了多次考察。
确认了这一点!
而诱使小鬼子将防御重点放在西部的平原和东部的海岸线。
这正是苏长青所想要的“思维盲区”。
我军一旦能够从此处突破。
可迅速插至平嚷——元山防线的后方,将鬼子的主力合围在平嚷附近。
同时切断东西鬼子军队的联系。
若是这个计划能够成功的话,这就是曼施坦因计划在东亚的完美复制与上演。
"报告司令员!”
通讯兵快步走进,对着苏长青敬了一个军礼,“先头部队已全部渡江,正在建立滩头阵地!"
苏长青微微颔首,目光依然锁定在沙盘上的元山方向:"命令各部!”
“陈仓计划!”
“立即启动。”
“记住,我们在西线的动静越大,东线的胜算就越足。”
站在一旁的李奇微忍不住摇头:"苏将军!”
“恕我直言,山下奉文不是那么容易上当的。”
“此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