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林家做房地产并不算成功,虽然没有赔的倾家荡产,但是也元气大伤,反倒是不乐器生意做的还不错。
只是乐器生意体量毕竟有限,小林家再也难以进入一流家族行列。
更伤的是小林家人丁稀薄。
当年来香江闯荡的那位,也就是林知梦的曾祖父有三个孩子。
大的跟着父亲来香江闯荡,病死在创业的路上,次子不顾父亲阻挠,死在了抗战的路上,只剩下一个体弱多病的小儿子,也就是林知梦的爷爷。
她爷爷又生了俩儿子。
就是林知梦的父亲和叔叔。
林知梦的父亲也死的早,只留下两个女儿。
传宗接代的重任就落在了林叔叔的头上,结果林叔叔这些年一个孩子都没有。
小林家的下一代,只剩下两个丫头。
在很多人看来,小林家这就几乎等同于绝后了。
这些事情还真不好打探。
苏超听得津津有味。
不过,对于林知梦父母的旧事,林健岳也不清楚。
毕竟,那两位比他要年长一些,不是一个时代的人。
而且,小林家和林健岳他家没法比,不在同一个层次上,自然不会过多关注。
聊了一会关于小林家的旧事,苏超又问起林健岳和金庸熟不熟的问题。
林健岳坦言道:“算不上多熟,但是说得上话。”
“我想从他那拿一些的电视剧改编权,需要一个中间人背书。”
苏超也比较直接。
“你花钱买他版权,他应该不会不卖吧?”
林健岳不明所以。
“一来是我没有太丰富的做项目经验,怕他不信我,二来是我想要的有点多,嗯,比较出彩的那几部我都想做。”
苏超希望林建跃这样的香江本地富豪为他背书。
在郑智上,背书一词用来表示为某人或某事允诺保证,借此提高事物的可信度。
它有一定的信誉抵押效应。
不是什么人都能背书。
“那我找机会……哦对了,下个月有一场文艺圈的拍卖行,因为会上会拍卖他一份手稿,所以他肯定会出席,到时候我和你一起去就行了。”
林健岳也不可能过于大费周章。
本身也没必要。
苏超又不是想免费拿金庸的所有版权。
真金白银的买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