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军队的规模已经从战时的两百万,裁撤到了一百一十万,在武器库存上面有很大的富余,能换什么就换什么。
科曼已经想好了理由,就说要一笔钱做抚恤金,发给参战的越南国民军,以及抚恤这一次镇压暴动的伤亡。
巴黎政府就算是给,也不会给太多。
那么科曼就可以便宜行事,用自己的办法来堵上其中的缺口,办法是有的,之前用来在雅加达建立稻米中心的法郎没有用完,所以这一次的交易,是科曼自己想要中饱私囊,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
伊尔汗没有去看那些闪亮的武器,而是盯着科曼,用带着浓重德干高原口音的乌尔都语低沉回应:“我们要的不是样品,科曼少校。是生产线,是图纸。海得拉巴的国库里有的是黄金,但我们需要能让自己持续流血的血管。”
“图纸不是没办法,但生产线德国都没有了。”科曼沉吟了一下道,“这不耽误我们先进行现货交易,图纸可以空运过来,但到时候能不能把生产线弄出来,就看你们自己的了。”
科曼发现自己也挺有搅屎棍的潜质的,不太合乎法国对殖民地的大方向,话也说回来法国虽然在殖民地的态度上问题不大,但应对方案显然没有英国人灵活。
英属印度如果是法国的殖民地,不经过两三次大规模镇压想要独立?那根本是不可能的。
丘吉尔说要镇压英属印度的独立,至少需要五十万常备军驻守才有可能。如果是法国的话,几乎可以确定五十万常备军立马就到。
现在想这些有点离题了,回归正题道,“亲爱的朋友,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先让这些小玩具证明我们的诚意和……渠道的可靠性。至于图纸,”
科曼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几乎融入风雨声,“等下一次,当你们的工程师能在自己的土地上浇铸出第一根合格的枪管时,我们再谈。别忘了,新德里那些人的眼睛,可是时刻盯着你们呢。”
在伊尔汗思考的时候,科曼话锋一转,“处在劣势要想办法打造不对称威胁,因此空军其实是一个好的选择,这就需要时间了。我尽可能的提供帮助,只要阿里汗大君能够拿得出钱,这都不是问题。”
科曼此时觉得阿里汗就是自己三生三世的亲兄弟,至于英国怎么想不重要,英国长期做搅屎棍,临了临了也应该被法国搅合一次了。
又不是没有先例,当年北美闹独立的时候,路易十六都献祭了自己。
现在这里的对话,只不过重复了美国独立之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