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并不坚定地认为埃及是最古老的文明或国家,更不会将希腊智慧看成是对近东智慧的剽窃,但这些观念这在十九世纪之前的欧洲还非常流行。
“这条伟大的运河,凝聚着法国的心血。”科曼望向苏伊士运河的方向感慨着。
“这不是英国人的运河?”艾娃加德纳不合时宜的插嘴,给自己的男人一个难堪的问题。
“这条运河的主要股权在法国手中。”科曼无奈扶额的回答,不然苏伊士运河战争法国为什么要参与,而且比英国态度更强硬?不就是因为法国的股权比英国还多?
苏伊士运河公司早期是法国和埃及共同持有,埃及总督赛义德·帕夏代表埃及政府购买了公司百分之四十四的股份,而另外百分之五十六的股份由法国的私人投资者持有。
但在之后,埃及陷入了债务危机,被迫将其持有的全部百分之四十四的苏伊士运河公司股份出售给了英国政府。
苏伊士运河的股权分布是,英国政府是最大单一股东,法国股权更大但股权分散。
董事会由三十二名成员组成,其中十名由英国政府任命,二十二名由法国股东任命。这确保了法国在董事会中拥有绝对多数。
至于苏伊士运河公司的总部,当然在法国首都巴黎,苏伊士运河的存在对英国是涉及到了霸权,对法国则涉及到了核心资产。
国有化之后,法国直接就爆炸了,联合英国开启了对埃及的入侵。
只不过英国主要负责丢人,法国的角色更加隐蔽。
有句话说得好,英国这个搅屎棍搅合世界,法国专门搅合英国。
因为法国在苏伊士运河的角色,运河区英军对法军也并不陌生,看到一批法国军人出现询问之后便给了热情的招待。
英国运河区指挥官维金斯中校亲自出面,接待了舟车劳顿的特殊客人,顺便询问法军的目的。
科曼一听就知道后者才是这么热情的根源,带着笑容回答道,“是因为我们从东南亚返回法国,上面还有一批伤兵,所以在苏伊士港停靠,缓解一下伤员们的心理。”
“军人们的身心健康确实是重要的。”科曼的回答让英国指挥官松了一口气,英国的世界帝国框架主要支撑点,除了原来的白人自治领之外,剩下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英属印度,另外一个就是埃及。
可以说如果还控制着苏伊士运河,那么英国对世界霸权可能还有一点念想,如果苏伊士运河丢了,英国最后一点霸权的心气也就会散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