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眼前的青年穿着素色长衫,气质儒雅,不像是歹人。
可赵捕头还是没放松警惕,皱着眉问。
“这位公子,我们奉命寻人,也有义务查探不明身份的人,还请让她出示路引,配合查验。”
李慕狸的心瞬间沉了下去。
她是穿越而来,哪里有路引?
醒过来的时候就只有这一具身体,全副身家也就荷包里的那点银子。
而他们之前一路赶路,也没遇到官差检查。
李慕狸对这路引还没什么概念,如今她被捕头当面索要,一时竟不知该如何应对。
顾砚辞也察觉到了她的紧张,他不动声色地侧了侧身,挡住了捕头看向李慕狸的视线,语气依旧从容。
“两位捕头,在下顾砚辞,是进京赶考的书生。
内人李氏,随我一同赶路,因途中遇雨,才在义庄借宿。
按大胤律法,路引查验需在县城关卡或驿站,我二人尚未进入鼓镇县城,只是在途中借宿,似乎并不在查验路引的范畴内吧?”
赵捕头的脸色微微一变,显然没料到顾砚辞竟对律法如此熟悉。
他上下打量了顾砚辞一番,听他是书生,心里的警惕稍稍放下了些,却还是追问。
“你说你是赶考书生,可有凭证?”
顾砚辞从怀里掏出一卷油纸包着的文书,递了过去,声音沉稳。
“这是我的科举凭证,两位捕头可以查验。”
赵捕头接过文书,打开一看,只见上面盖着府衙的红色官印,姓名、籍贯、相貌特征都写得清清楚楚,确实是真的凭证以后,他心里的疑虑彻底消散,态度也恭敬了许多。
黎朝重文,顾砚辞又是进京赶考的书生,那他身上便有着举人的功名,这还真的不是他们一个小捕快能惹得起的。
于是他把凭证还给顾砚辞,恭敬的拱了拱手,语气缓和下来。
“原来是顾公子,失敬失敬。刚才多有冒犯,还望顾公子和夫人海涵。
我们也是职责所在,追查同僚下落,难免有些急躁。”
顾砚辞接过凭证,淡淡一笑:“无妨,两位捕头也是尽忠职守。只是内人胆子小,刚才怕是被两位吓到了。”
“是我们唐突了。”
赵捕头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又对着李慕狸歉意的道:“还望夫人莫怪。”
李慕狸站在顾砚辞身后,她心里松了口气,对着两人微微颔首,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