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围购皇店粮食。
想把皇店的米尽数买下囤积抬价,可他们耗光银钱,皇店的米仓却依旧充盈,仿佛取之不尽。
隔日,一众粮商就因“囤积居奇,扰乱市场”的罪名被锦衣卫查抄。他们花费银钱购买的粮食,也是打了个转身,重新回到了朱由校的仓库里。
连带的还有他们一家老小的自由,以及近百年积累的家财,通通的成了朱由校的囊中物。
自那以后,京城的人们就明白了一个真理:永远别和皇帝比存粮!
“呜——”
一声清脆的哨音突然划破茶楼的喧闹,将杨若安从沉思中惊醒。
他望向窗外,只见工地里的工人们闻声停下手中活计,迅速列队,步伐规整,没有丝毫喧哗,在各自队长的带领下井然有序地分批走向伙房。
那一身统一的蓝布工服配红马甲,还有训练有素的模样,让杨若安不由得暗自惊讶。
他转头看向仍在慷慨陈词的王昶,轻声问道:“王兄见多识广,可知那些人是何人?那处工地又是在修建何物?”
他抬手,指向前军都督府旧址那片热火朝天的区域。
王昶被这一问搔到了痒处,脸上露出得意神色:“杨兄也对这等粗鄙营造之事感兴趣?”
“听说,那是陛下特旨建造的‘帝国银行’,用的都是新研发的新式建材,叫什么‘水泥’;说是要用它建一座十几层的高楼,还限定数月内完工,”
“这岂不是痴人说梦?寻常高塔修建三五层,尚需数年或者数十年之功才能建成,这水泥建筑又如何能在短短数月内拔地而起?“
他顿了顿,带着几分不屑继续说道:“更可笑的是,内务府的那帮公公,竟然还专门成立了什么‘皇家建筑司’,专门从事营建之事。还给这些工匠签订了什么‘工契’,规定每日做工五个时辰,还按月发放薪酬。”
“要我说,这些粗鄙之人能有一口饭吃就该感恩戴德了,何须如此优待?自古以来,工匠之流不就是该任劳任怨、听人差遣吗?”
杨若安闻言,心头猛地一震,一股难以言喻的情绪涌上心头。
他来自民间,太清楚普通工匠的生存状况了,在他的家乡,工匠们往往要从日出干到日落,却连温饱都难以保证。
而现在,皇帝不仅给这些工匠统一的服饰、规范的工序,还给予他们应有的尊严和报酬,这在他从小到大的认知里,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王兄,“杨若安缓缓开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