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你是从星星那里来的,你不会老,也不会死……你会一直在这里,看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来了又走。”
夜风拂过,天台上一片寂静,只有远处城市永不熄灭的灯火在闪烁。
734的传感器始终对着阿土,读出了阿土对生命终将走向尽头的迷茫,与对自己的不舍。
生与死,是它新建数据库里,对碳基生命的基础定义。
但此刻由阿土说出,却引动了核心逻辑的异常波动。
良久,它的扬声器响起:
“根据现有观测数据,碳基生命的平均寿命远低于机械造物,这是一个既定事实……但我或许有办法延续你走向终点的过程。”
阿土迷茫抬起头,看到的是734显示器上的笑脸图案。
“延续……过程?”阿土喃喃道,酒意醒了大半。
“是的,基于对碳基生命结构的持续扫描与分析,当前社会对生命自身的认知存在巨大空白,能量不仅存在于燃素中,也存在于空气中,关键在于引导、强化、转化,让生命突破既定上限……。”
从那天起,734的研究重心转移。
除了辅助阿土学习知识,它给自己设定了一个代号为“生命跃迁”的研究项目。
734利用自身强大的传感器,不断扫描阿土身体的每一处细节。
肌肉纤维的微观运动、生物电流的传递路径、气血在体内的奔流与代谢……甚至在阿土入睡时,监测他大脑不同区域的能量波动。
基于海量的扫描数据,734开始在自身处理器内构建阿土的“生命数字模型”。
尝试模拟各种能量以不同频率强度,乃至路径在模型内运行的后果。
无数次的模拟演算在静默中完成,排除了成千上万种会导致组织崩溃,能量暴走的错误路径。
终于,它整理出了第一套相对安全有效的“能量引导术”。
这天,734投射光点在阿土手臂上投射出几条复杂的线条:
“尝试感知体内暖流,想象它如同溪水,沿着我标记的路径循环。”
阿土虽然好奇,却还是选择了尝试。
只是尝试的过程中,觉得无比别扭,多次测试都以失败告终。
但渐渐地,在734耐心到极致的引导和实时监测下,阿土第一次清晰地感知到了一股暖流自空气中涌入体内。
完成一个循环后,他非但不觉得疲惫,反而神清气爽,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