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要是有一天不在了,希望还能和大家说说话。”
陆续到场的亲友也开始与全息影像互动。
姑妈说起去年带奶奶去外面旅游的事,影像立刻回应:
“那次你非要我吃绿木族培育的新水果,看着真丑,但是味道还不错。”
这番话引得众人会心一笑。
表哥提到小时候奶奶做的红烧肉,奶奶笑着点头:
“要是说这个,我可就不困了,红烧肉关键是要炒色……要不是已经躺下了,我非得爬起来给你们露一手。”
在科技加持下,这场告别式成了温暖的追忆会。
过往的一幕幕被提起,但笑声中逐渐掺杂哭泣声。
最后,奶奶的影像温柔地说:
“都别哭啦,我的时间到了,但你们的好日子还长着呢。“
仪式结束后,谢宇和家属们并未立刻离去。
公园的工作人员,为每位亲友准备了一小袋特殊的“记忆种子”,这种经过生物工程改造的种子,内部编码了逝者的一段基因序列。
当亲友将种子播撒在公园指定的“记忆林地”,未来生长出的树木或卉,会带有逝者的生命印记。
谢宇跟随家属团,将属于他的那枚种子轻轻埋入土中。
站在远处,望着还在忙碌的亲属,他觉得这或许就是科技时代对“逝者已矣,生者如斯”最温柔的诠释。
生命以另一种形式,与这个世界继续着连接。
没有阴森,只有纪念。
但告别带来的空落感,并不会因形式的温柔而消减。
科技能够延续记忆载体,却无法完全填补失去的温度。
当亲友们逐渐散去,谢宇站在新翻的泥土前,依然能清晰地感受到熟悉的音容笑貌已然远去的寂寥。
就在这时,堂姐的呼声从不远处传来:
“小宇,别愣着了,去吃饭了,二叔三姑他们都等着呢,好不容易聚一次……”
这声呼唤将他从怅惘中拉回现实。
他最后看了一眼埋下种子的土地,转身向亲友们走去。
科技确实延续了记忆,但活着的人还是要用相聚的温度,来彼此温暖,共同承载这份失去。
家族聚餐选在了公园附近,一家老字号的餐厅。
包间里很快便热闹起来,长辈们回忆着奶奶生前趣事,服务员穿梭着端上各色菜肴。
最有意思的是小辈们眉飞色舞,声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