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民们千辛万苦逃到冀州,结果被冀州的军队当叛乱“剿灭”了。
老弱妇孺被割了脑袋用来换军功,青壮则被送来修长城。
这些流民身体亏空严重,又哪里干得动重活?可不就被饿死累死。
总之,在晋明堂来这里之前,他们苦不堪言。
流民的现在就是他们的未来,而他们不想死,自然人心浮动。
周叔实在看不下去,就跟他们商量,说要想办法弄死那个当官的,自谋生路。
只是,不等他们动手,朝廷就给他们换了个官员。
新来的官员叫晋明堂,他们这些以种地为生的人没听过这个名字,但周叔知道这个人。
周叔说这是个好人,他们也就放弃了动手的计划。
晋明堂这人确实不错,见粮仓里没了粮食,就把自己带来的粮食分给他们吃,甚至还去附近打猎,在抓到几只瘦狼后,连皮带骨熬汤给他们吃。
这位官爷还不逼他们干活。
他们就此安分下来,那些原本跟他们一样蠢蠢欲动的流民也一样。
可是,粮草迟迟没有送来。
他们都饿着,也就日日盯着营地的动静,然后就发现许久过去,朝廷连颗豆子都没有送来。
倒是晋明堂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一些种子,带着他们一起种地,说等粮食送来,等地里的庄稼长出来,他们就不用饿肚子了。
后来,晋明堂又换了说法,说他女儿就要来了,等他女儿带来粮食,他们就不用饿肚子了。
他们便一直等着,等晋明堂嘴里,那不用饿肚子的一天到来。
可现在……
摸黑从外面回来的人开口:“周叔,我刚才饿得受不了想去外面寻摸点吃的,结果发现晋明堂带着他那几个手下跑了!”
“都跑了?”沧桑的声音再次响起。
这个被称为周叔的人,名叫周劲凌,他出身农家,因家中贫困,年少时卖身到一士族家中,成为奴仆。
因为人比较伶俐,他被选中,做了那户人家一个少爷的书童。
那位少爷学识渊博人品贵重,乃是一位名士。周劲凌跟在他身边,不仅认了字,还学了许多东西。
他家少爷年轻气盛,对暴虐的先帝极为不满,难免在言语中带出些什么,还写了文章暗暗批判。
这本没什么,在大齐,如此做的人非常之多,但他家少爷的仇家,将此事捅到先帝面前不说,还添油加醋了一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