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的完整版,他那行云流水般的英文书法,再次引来一片惊叹。
希腊的舆论场彻底炸了。
当陈宇手写的诗稿照片被传到网上,欧罗巴的各大文学论坛、社交媒体几乎在同一时间陷入沸腾。
最初,是一片压倒性的赞美。
“我的天,这是现代诗?这简直是神话的复苏!”
“拜伦的激情,雪莱的哲思,济慈的古典美,我竟然在一个人的作品里同时看到了!”
“作者是谁?快告诉我他是谁!我要买下他所有的诗集!”
无数自诩品味高雅的读者和文艺工作者,都对这两首横空出世的诗歌给出了极致的评价,认为它们足以与那些传世名篇并列,是现代诗歌当之无愧的巅峰。
然而,当作者的身份被揭露出来时,风向瞬间变了。
陈宇,一个华夏人,一个带着女儿上亲子综艺的网红?
气氛变得诡异。
一些人的赞美声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尖锐的质疑和刻薄的嘲讽。
“一个华夏人写的英文诗?别开玩笑了,肯定是抄的!”
“我查过了,他就是一个靠脸和女儿吃饭的流量明星,这种人能写出诗?文学已死!”
“这不过是哗众取宠的把戏,用华夏人熟悉的意象堆砌一些华丽辞藻罢了,根本没有灵魂!”
这些人前一秒还在顶礼膜拜,下一秒就仿佛受到了莫大的侮辱,由粉转黑,开始疯狂抨击。
他们无法接受,自己引以为傲的文学领域,被一个来自东方的、他们眼中的“外行”如此轻易地攻破。
当然,也有真正懂行且心胸开阔的人站出来反驳。
那位在现场激动咆哮的老作家阿利斯泰尔,第一时间就在自己的专栏上发表文章,盛赞陈宇的才华,并痛斥那些因国籍而产生偏见的人是“文学的蛀虫”。
一时间,欧罗巴文坛因为这两首诗,吵得沸沸扬扬,热闹非凡。
而此时的华夏,还是深夜。
当第二天清晨的阳光洒遍大地,无数从睡梦中醒来的人们习惯性地打开手机,然后集体傻眼。
#宇神希腊即兴创作英文诗,震惊欧罗巴文坛#
#拜伦在世?老外学者当场咆哮,称宇神超越雪莱#
#完整诗稿流出,这英文书法跪了#
一条条热搜像是约好了一样,霸占了所有社交媒体的头条。
点进去,就是圣托里尼那蓝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