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皆是人中龙凤,绝非易与之辈。
刘磐要留他们本非难事,而黄忠作为刘表麾下中郎将,忠心耿耿,怎会冒背叛风险放走两人?
段羽稍加思索便懂关键:刘磐想留两人邀功,可黄忠告密让计划落空。
日后传开,黄忠是“背锅侠”。
以刘磐性格,怎会轻易让黄忠安然离去?
恐怕黄忠随走,背后有刘磐默许甚至推波助澜,对刘磐百利无害。
不过这都无所谓了,孙策、黄忠、周瑜虽都是难得人才,但如今势单力薄孤掌难鸣,翻不起大风浪。
等来年开春,自己稳定长安局势,再回过头收拾他们也不迟,现在没必要为这点事分心。
段羽摆了摆手,语气淡然:
“无妨,这些细枝末节不用纠结,跑了就跑了。
孙坚已死,孙策没根基,翻不了天。”
顿了顿,他话锋一转:
“荆州事差不多了,本王要回长安。
剩下的州治,交你们慢慢处理。”
他看向蔡瑁:“开春后,你重新训练水军、打造舰船,务必半年内弄支可战的。”
又对蒯良说:
“开春益州送种粮来,你亲自督荆州播种,确保颗粒归仓,民生大事不能出任何差错。”
“属下遵命!”
蔡瑁和蒯良齐声拱手领命,脸上满是恭敬,不敢有丝毫怠慢,连忙应下差事。
当天晚上,段羽令手下将士收拾行囊,准备返回长安。
这次征荆州耗时数月,如今已定,该回去了。
长安是他的根基所在,虽有心腹大臣留守,但离开太久终究放心不下,怕后方出乱子。
而且若是等到来年,各地战事再起,恐怕又要一整年回不去,长安的事也需他亲自统筹。
穿越乱世已好几年,段羽基本适应这里的生活。
刀光剑影、尔虞我诈,早已成了家常便饭。
只是这乱世的交通和通信太麻烦。
即便有信鸽传消息,也常因天气、路途延误,消息早失时效。
更不用说交通,即便坐骑是日行千里的迅猛狼,长途跋涉也少则一月多则两三月,时间全浪费在路上。
坐骑再快晚上也要休息,将士也需调整状态,远不如后世火车、汽车便捷,能在途中休息日夜兼程。
造汽车在如今时代显然不可能,没相应工业基础,连轮胎都造不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