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成军“追求美国留学生艾莉丝被拒,怀恨在心才敌视西方”,添油加醋描述他“当场对艾莉丝恶语相向,连人家的裙子都嫌‘伤风败俗’”。
更有甚者,表明了西方“Angela”艾莉丝本应收到大家的尊敬和爱护。
这是中西方交流的使者!
竟被许成军伙同室友无礼对待!这是非礼!
还有人翻出他的宋代文学论文,说他“满脑子都是故纸堆,见不得半点现代思想,早晚要被时代淘汰”。
甚至有外校学生写信到复旦中文系,质问“为何纵容这样的‘保守派’,阻碍中外文学对话”。
当许成军听人讲的时候,无奈地叹了口气。
这帮狗娘样的现在就玩这一出了?
还差点意思~
再练练。
学学用“青岛用了一百年的德国地下工程”“美国霸气护照”“日本小孩夏令营”这些故事绑架一代人。
现在公知水平还不高嘛~
“逢西必捧、逢中必踩”还没练到家啦~
这股风很快刮出校园,飘进了魔都作协的会议室。
茹智鹃拿着刚收到的读者来信,满脸愕然:“这信里说许成军‘闭关锁国’,还说他‘骂格拉斯是文化侵略者’——这跟我那天看到的根本不一样!成军明明是在说‘文学要守根’,怎么就成了‘敌视西方’?”
旁边的罗络无奈地摊手。
“有敌人啊~听说复旦都有贴大字报的了。”
“许成军当时真这么讲的?”
“当然没有!”
“那为啥这样说他?”
“有人在故意曲解呗。你看这句‘拒绝拥抱西方技法’,被改成了‘拒绝与西方交流’;他说‘中国文学要走自己的路’,成了‘故步自封对抗世界’,这哪是讨论,分明是扣帽子!”
“哔哔都结束了,还玩这一套?”
可质疑的声音很快被更汹涌的舆论盖过。
魔都文学界的老派学者里,有人本就对许成军“年纪轻轻名气大”心存芥蒂,此刻更是借着流言发声:“年轻人还是太狂!格拉斯是诺奖得主,就算观点有差异,也该虚心倾听,怎么能当众反驳?这不是自视甚高是什么?”
还有人在私下说:“他那点名气都是靠‘乡土题材’博眼球,真跟世界文学比,还差得远呢——现在连交流的诚意都没有,以后能有什么出息?”
11月20日清晨,《文汇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