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出来,还是不难的。”
刘伯温心中疑惑更甚,一时间都禁不住在怀疑,皇帝是不是在故意消遣自己。
这怎么可能!
除非上位准备弄上大量没有真才实学的人,去滥竽充数。
真要这么做了,那可就白瞎了这一次,把地方税务官员犁上一遍的大好机会了。
“只靠现在这些学子们的水平,那肯定是不成的。
但咱这里有办法能在一个月内,让至少一千五百国子学的学生,成功掌握相应技能,到地方上去走马上任。
两个月内,让还能再培养出至少一千五百名,掌握这些技能的学子。
今后让他们一边学习,一边每十天就考试一次,通过考核的人,立刻出发,前往距离京师远的府县去当官。
那些通过考核晚的,就让他们来到近处任职。
如此以来,最多三个月,各处府县的税务官,就能尽数到位。
不耽误收秋税。
今年属于特殊情况,咱这里还能把秋粮入京的日子,宽限上两个月。
给他们留足适应工作的时间。
这样的话,就算是他们因为是第一次实际做这些事,有些人难免会不熟练,耽误些功夫也无妨。”
朱元璋掰着手指头在这里给刘伯温算账,说他的计划。
可谓是头头是道。
刘伯温听的是目瞪口呆。
当然不是被皇帝这完美的计划给震住了。
而是被皇帝说的话给听傻了。
什么一个月就能至少培养一千五百名合格学子,两个月至少培养三千名合格学子?
上位是不是被空印案的事给气傻了?在这里说胡话呢?
咋可能啊!
真要是有这等好办法,国子学的众学子,何至于要连着读上几年书?
上位还用为了培养足够多的、会算术,能计算田亩面积的学子,绞尽脑汁?
朱元璋就喜欢看刘伯温被自己惊的目瞪口呆的样子。
让老刘这家伙,过来就和自己说,大明要大祸临头了,吓唬自己。
现在咋样,反被自己吓回去了吧?
某位一点都不小心眼的皇帝,心里得意的想着。
见到刘伯温的胃口,已经彻底的被自己吊了起来,出现了自己想要看到结果,朱元璋便也不在这件事情上多卖关子。
伸手从桌案上取过一册压在下面的书,交给了刘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