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空印案之后,朱元璋重新提拔的。
范敏进入户部不足三年,而今就已经成为户部左侍郎了。
现在朱元璋并没有确定户部尚书的人选,也就是说,范敏此时就是户部的一把手。
要不怎么说,朱元璋的洪武时期,官员升迁那是出了名的快。
当然,范敏会被朱元璋提拔这么快,也是有其余原因的。
这人有真才实学。
朱元璋询问关于田亩,人口等事情,他是张口就来,对答如流。
而且上辈子的时候,朱元璋就发掘了他,将其提拔到了户部尚书的位置上。
事情干的挺不错。
就是命有点短。
洪武十三年就得病去世了。
至于工部,为什么来的是左侍郎赵俊,不是尚书薛祥。
自然不是因为薛祥这个工部尚书也无了。
而是在得到了皇帝要修黄河的话,且一次性就给先批了五十万贯的钱后,薛祥在京师坐不住了。
直接向朱元璋上了奏疏,请求亲自前往中原,沿黄河沿线,去实地考察去了。
要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确保接下来治理黄河,不多花一文冤枉钱,多出半分冤枉力。
务必把黄河彻底束缚住,让今后的百姓,再不受黄河水患之苦。
面对这样言辞恳切,极其务实,由立志高远的请求,朱元璋又哪里会拒绝?
当即便同意了薛祥所请。
并且还专门让人把薛祥喊来,亲自进行勉励。
言说治理黄河之事,就尽数托付给薛祥了。
并说,治理黄河功在千秋,利也在千秋。
薛祥要是真能主导着,把黄河给治理好,他就在之前被杜充挖开黄河的地方建庙,为薛祥塑身,立于庙中。
永享香火祭祀,勒石记功,让他治理黄河之事永远流传下去。
本来薛祥就有志治理黄河,得知皇帝决心十年内,彻底把黄河治理好,就已经非常感激了。
而今得知了皇帝的这个承诺,一张脸都瞬间变红了。
当即便决定,哪怕死,也必须要克服一切困难,把黄河给治理好!
勒石记功,建庙塑像永享香火啊!
这是何等大的荣耀!
可比青史之上,留下简单的名字,要荣耀的太多太多了。
秦朝修都江堰的李冰父子,还有那一直存在的二王庙,就是最好的榜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