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想要造反,都能调集这么多人,来帮助他做这事儿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他知道,上位对于这科举制,一直都有着不满。
觉得科举考试上来的人是废物。
这点,他并不否认。
很多通过科举考试上来的人,办事能力确实不行。
可是,却能将选拔任命官员的权力,给握到皇帝手中。
那些通过科举选拔上来的官员,就算是不感恩于皇帝,那也基本上不会感恩别的什么朝廷大员,这便已经足够了。
不过,这样的话,他也只是在心里面想想,并不准备对上位去说。
不是说他自私自利,不想着大明。
而是因为到了此时,他已经明白上位对于这些,肯定是心里清楚的。
尤其是最近一两年来,陛下兴新学,兴办了诸多的学院,增加了诸多的学科之后,再想一想上位关于最近几年里,就重开科举的承诺。
他哪里还不明白,上位只怕是有一个连招在的。
之前直接废除科举,只是他的一个手段。
是为了给算数,物理等诸多新的学科,挤出一席之地。
把他们给抬进科举中去。
若是没有几年前,上位来的这么一手。
那么接下来,在重新开科举之时,上位这边想要轻易的把这些学科,给加入到科举考试当中,用来选拔人才,是很难的。
必然引起极为强烈的反对。
不得不说,上位考虑当真长远。
很多事情,那都是走一步看两步,甚至看到三步。
上位的进步,实在是太快了,也太大了!
这才多少年,就从一个很多事情都不懂的人,走到了如今连他都要看不懂的地步了!
就像这废除科举制度,当初自己只以为陛下是意气用事,太过于想当然了。
哪里想到,那不过上位所用的一个手段而已。
而且,若不是在那个时候,选择废除科举,采用举荐任官制度。
胡惟庸这几年里,权力又怎么可能膨胀到这种程度?
会在此时造反?
那么上位想要废除中书省,废除丞相制度可就不容易了。
回头想想看,上位真的是下了好大一盘棋!
复杂精妙到了一个,令人不敢置信的程度!
其实,刘伯温在这上面,显然是想的有些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