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英殿内,此时在这里坐了不少的人。
除了朱元璋之外,以朱标为首的内阁五人,还有几个没有入阁的六部尚书,也全部在列。
当然,工部尚书薛祥除外。
薛祥如今,还在那边带领人修缮黄河。
而且,成绩斐然。
在自己这边提出来了,束水攻沙,这么一个治理黄河的办法之后。
薛祥那简直像是被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
不仅追求速度,还要追求质量。
他想要弄出一个,能够媲美都江堰那样的存在。
既然做了,陛下又如此大力的支持,那就必然要将之做好。
决战黄河三年!
至少做到这次治理黄河所修建的工程,能用三百年。
如此才不负陛下的信任,不辜负这众多随着他一起来治理黄河之人!
对薛祥的这个志向,朱元璋自然而然是无比认同的。
不说三百年了,最起码也要达到一百年的使用标准吧。
治河,自古以来都是大事。
尤其是这种大工程。
想要将黄河治理好,那是真的不容易。
如今,自己这边有薛祥这个能干的人,又有自己这个皇帝来做支持,就要将之给做好。
有些事不能拖,越往后面其实越不好干。
就比如后世他所知道的漂亮国的铁路,还有那以前制作的铅水管……
当年能修建出来,但是到了后面,就没办法进行修缮,和进行更替了。
是国力不行了?是力量不够吗?
不是。
而是因为有着太多的私心,力量太过于分散。
有着越来越多自私的人,不愿意往这上面去投钱。
那些专员们,拿的实在是太多了。
不仅如此,薛祥除了要修缮黄河之外,朱元璋这边还准备在接下来,给他好好的再加一些料。
比如,在将黄河给修缮完毕之后,要接着全线疏通京杭运河。
京杭运河,可是一个了不得的东西。
优势太过于明显。
乃是贯通南北的生命线,尤其是在如今铁路还没有铺设好,蒸汽机也只是在研发阶段的程度。
其作用就更加的重要了。
必须将之给修缮好了。
只有如此,才能够有效的沟通南北,让物资以及今后的商业这些,得到一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